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41283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五期末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考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纤维素 涤纶 B. 麦芽糖 胰岛素C.聚乙烯酚醛树脂 D. 淀粉 聚异戊二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油脂都属于化石燃料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C分子式为(C6H10O5)n的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蔗糖是还原性糖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

2、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B. 0.5molC3H8分子中所含C-H共价键数为2NAC.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所耗的氧气分子数为3NAD. 1mol碳正离子 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4“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研究荣获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科学家已能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的蛋白质。有关此类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蛋白质遇到CuCl2浓溶液将发生盐析B对该蛋白质进行紫外线照射,蛋白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C蛋白质分子中不存在结构D利用此类蛋白质,科学家可跟踪观测到某种特定细胞的成长、转移的具体过程5侦察工作中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3、:辛酸; 壬酸; 环十二醇; 5,9十一烷酸内酯;十八烷;己醛;庚醛 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强酸完全电离,、不显酸性B、含氧元素,、不含氧元素C、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D、的分子结构中均有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官能团6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重结晶法一般适用于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B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C燃烧法是确定有机物分子官能团的有效方法D质谱法通常用于分析确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7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CH2=CH

4、CH=CH2 1,3二丁烯BCH3COOCH2CH2OOCCH3 乙二酸二乙酯CCH3CH2CH(OH)CH3 3丁醇D 2甲基丁烷8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3OCH3 BHCCHCC6H5CHCHCHO DCF2CF29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BCH3CH2CH2 CCH3CH2CHCHCH2CH3 DCH3CHC(CH3)210下列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CH3(CH2)2CH3 CH3(CH2)3CH3 (CH3)3CH (CH3)2CHCH2CH3 A B C D11能够鉴定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A.在溴乙烷中直接加入Ag

5、NO3溶液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C.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D.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碳键长:CH3CH3 CH2=CH2B分子中羟基的活性: CH3OH C常温常压下各物质的密度: H2O CH3COOCH2CH3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HOCH2CH2OH CH3CH2OH CH3CH31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B石油分馏 C.实验室制硝基苯D.实验室制乙炔14某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3H42O。与酸反应生成的一种酯的分子式为

6、C31H56O2。生成这种酯的酸是A.C6H5CH2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13COOH 15选择适当的试剂鉴别、 己炔、 乙酸四种物质A水 B溴水 CNaOH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6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可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的是 A苯中溶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甲烷中含有乙烯(溴水,洗气)C溴苯中溶有溴(苯,分液) D乙醇中含有水(金属钠,蒸馏)17下列醇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为醛的是 18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10-羟基喜树碱属于芳香烃B分子式为:C20H1

7、6N2O5 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可与9molH2发生加成反应19断肠草为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一,据记载能“见血封喉”,现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B、互为同系物C、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等物质的量、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少20下列各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只要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为一恒量的是 AC3H6和C3H8O BC3H4和C2H6 CC3H6O2和C3H8O DC4H6和C3H6O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8、选项符合题意)21.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系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22. 有8种物质:乙烷;乙烯;乙炔;苯;甲苯;溴乙烷;聚丙烯;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 B C D2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8g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C. 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

9、数为10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24.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 ( )A银氨溶液 B浓溴水 C新制Cu(OH)2浊液 DFeCl3溶液25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26.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 ) 芳香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有机羧酸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芳香烃A、 B、 C、 D、27.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

10、4、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28.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C肌醇 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D1.0 mol的 最多能与含5.0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30.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互为同系物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C.

11、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31.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气(标准状况)D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32.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易失去电子的原子不一定得电子能力强B. 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组成和

12、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不一定越高D. 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分子立体结构不一定都是正四面体34. 已知:次氯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 氯化氢的稳定性高于硫化氢 氯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硫元素 硫晶体的熔点高于氯晶体。上述事实能够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是( )A. B. C. D. 35. 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目增多Ds电子的原子轨道和p电子的原子轨道的半径都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36.参考下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物 质NaFNaClNaBrNaISiF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