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40469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选修3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选择题1(2010镇江模拟)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别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到另一物种上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是由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弊端()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解析:转基因技术的利用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大量表达所转移基因,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

2、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都了解得相当有限,转基因生物有可能带来弊端,如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传播给杂草,从而产生“超级杂草”,而抗除草剂作物本身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答案:A2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解析: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即使能杂交后代也是不育的,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3、。B、C、D项均正确。答案:A3(2010苏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运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解析: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花粉杂交,造成基因库的污染;转基因技术如果被用于军事,制造出生物武器,那将是对人类社会极大的毁灭。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且克隆人会带来社会伦理问题等,所以我国反对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

4、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答案:A4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薯业遭到了病毒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病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组装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

5、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而B项正说明外源基因与某些细菌和病毒重组形成新的生物。因此是对B项的有力支持。答案:B5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无针对性药物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B. C. D. 解析:对于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由于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缺乏对该菌的抵抗力,且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因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危害大。答案:D6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

6、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答案:B7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五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 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 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解析:生物武器的危害特点包括传染性强、传染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等,由于是生物危害,传播时也受到气候的影响。答案:D8(2010靖江模拟)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

7、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解析:“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这仅仅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0扬州模拟)多年来,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许多美国人竟一无所知。(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是_。(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原因是什么?_。(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

8、工具是什么?_。(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_,_,_。(5) 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_、_、_生物武器。解析: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是新生事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答案:(1)相对安全的(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3)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4)传染性强污染面广难以防治(5)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10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

9、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很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_处合成的。(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3)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

10、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4)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试以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解析:(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其化学本质应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2)玉米获得了外源基因,产生了新的性状,应属于基因重组。(3)玉米获得的抗虫性状,仅对玉米螟有效,对于其他害虫无抗性,所以仅起到一定的生态效益,还要防治其他害虫。(4)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安全性问题具有两面性,可能存在问题,如干扰人体消化系统;也可能没必要担忧,因人类与害虫的消化酶存在差异,或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经玉米煮熟后结构被破坏,

11、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影响。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分析。答案:(1)核糖体(2)基因重组(3)不赞成。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并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4)如:有道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患病。无必要。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无必要。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被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11(2010青岛质检)现实生活中,广告随处可见,它对于繁荣社会经济、方便人们生活起到了重要作

12、用。但也有一些利欲熏心者炮制出一些违背科学事实的虚假广告。现节录两则如下:广告一:“教授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以中西医理论结合为基础,应用高科技成果,研制出新一代基因治疗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的全新药物,从而开创了糖尿病和各种癌症基因治疗的新时代。”广告二:“人类男性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XX,一种是XY。XX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就生女孩,XY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就生男孩。服用后可以显著提高XY精子的活性,让卵细胞选择性地与XY精子结合而生男孩。经过1 886人服用后跟踪统计,有效率在98%以上”针对以上两则广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_。癌细胞指_。基因治疗是指_。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

13、周期大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d到10d,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请从理论上推断给药的间隔时间并简述理由。_。广告一中谈到的基因治疗糖尿病和多种癌症,是否是真实的?简述理由。_。(2)广告二中存在两处科学性错误,请指出并简述理由。错误一:_。错误二:_。假定广告二中所介绍的药物确实有效的话,请你从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_。解析:这是一道科学内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1)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由于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短、恢复快,白血病白细胞的周期长。在第一次给药后,待骨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