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340429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金融危机经济特征 内容。本文通过对金融市场内在经济特征的分析,发现诱发金融危机的两个根本因素是汇率的内在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特殊性。这对正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我国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危机内在诱因启示 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 汇率的内在波动性:汇率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汇率到达均衡。有所不同的是,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等于相对需求时决定了汇率水平。但有些因素会引起两种货币供求不平衡:货币政策变化是潜在不对称的根源,其它非对称变化,例如财政政策的变化、自然灾害、对世界货币的需求的变化,也能影响汇率,甚

2、至是事件本身是对称的,如果市场参与者的反映不同,汇率也会发生改变。 一国的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必须不断地干预市场,如果干预政策有效,为了抵消起初的非对称变化导致的汇率改变,相对货币供给必须相应发生变化。 但是基于一些原因,外汇交易干预很容易变得不可能。一是外汇储藏不是无限的,这适用于本国货币遭受攻击的情况,如果要使本国货币停止贬值,当局必须卖出外汇买入本国货币,但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无限的外汇储藏面对全球市场大局部市场参与者连续不断地买入而不断地卖出,每天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上易手的货币数量超过所有imf成员国的外汇储藏之和。 另一个原因与丁伯根定理有关,该定理说明,为了到达政策目标,独立政策

3、工具的数量不能少于独立政策目标的数量。在目前环境下,工具是货币政策,目标是汇率稳定和国内经济稳定,一般来讲,一种政策工具不能到达两个目标。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就必须干预市场,然而却面临“两难选择的困境,究竟是优先考虑汇率稳定还是国内经济。一个国家一般准备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或资本自由流动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尽管如此,外汇储藏的匮乏会使该工程标成为不可能,汇率不能简单地一直保持固定不变。 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汇率是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它们的特点与金融市场的根本特征息息相关,金融市场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或劳务市场。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本钱很低,交易迅速,短期内大量资金能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在金

4、融市场中,市场预期、传言和当局的可信度在价格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个原因和上面第一点原因,金融市场的价格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盛行,债务人比债权人具有更多的归还债务方面的信息,这不仅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不良工程得到融资,而且“无知市场参与者受到意外事件冲击时容易诱发金融恐慌。进一步地讲,由于金融交易的隐蔽性和低交易本钱性,市场交易者和监管部门也具有不对称信息。金融部门的道德风险显著强于其他部门的道德风险。没有其他机构能取代金融中介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危机的诱因 在金融市场的这些特征中,前三个特征随金融全球化而得到强化,他们构成了触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有

5、些经济萧条或政策失误就会触发金融危机。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跨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金融市场的特征足以诱发国内金融危机。 如果考虑到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危机就会更加严重。国际借贷增大了资本流动的数量;如果发生金融恐慌,国外资金比国内资金更可能被抽逃;当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时,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两个国际经济机构比两个国内经济机构更可能具有不同背景,当局获得国外企业信息更加困难,尤其是建立在“避税天堂中的企业;如果一国货币是可兑换的,货币当局就不易控制货币事件,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 汇率易变性和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是经济逻辑演绎的结果,具有普适性,每一个参与国际经济流动的国家

6、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危机。换句话说,金融危机并不是新兴金融市场的个别现象,金融市场的特征决定了金融危机容易转化为经济危机。这是因为,金融中介维持着经济系统的血液循环,一旦货币或金融中介活动陷入无序状态,整个经济就会迅速而又严重地受到冲击。 对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启示 当前,在入世的推动下,我国正在逐步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国内金融领域向国外开放已经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前面所论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在我国也开始发挥作用。根据前面的论述,由于无法消除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我们的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政策并不能很好地改变诱发金融危机的两个根本因素,我们只能采取措施降低危机

7、发生的程度和频率。 保持竞争和保护之间的均衡 如果一国想分享全球储蓄有效分配的利益,资本管制无论如何也无法永远存在下去,一旦一国解除资本管制,诱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因素就会凸现出来,政策能改变的两个根本因素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开放金融市场放松资本市场管制是经济开展的内在规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完银行造成的损失后,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应再替市场中的商业银行承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参与者确信没有最后求助贷款,道德风险就会减少。 逐步对国外竞争者开放我国金融部门。换言之,资本流动管制不同于禁止国外竞争者进入

8、本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点对减少金融危机的频率与规模具有深刻含义。禁止国外竞争者进入本国金融部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导致一国金融中介标准的唯一化,如果一味排斥国外竞争者,金融中介标准就会促进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风险,一个方法是开放本国金融部门参与国际竞争,这种措施具有以下好处:国外金融机构一般要求更多透明度,规定与标准将愈加全面;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我国的金融机构不仅在产品数量而且在风险管理中也必须是有效和有效率的;在同国外金融机构竞争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可以学习到外国同行的先进做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如同我国家电行业的开展那样;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策当局将逐渐放弃对本国

9、企业的特殊照顾,政策当局的活动将更加透明,这将为金融市场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展环境;在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将会看到要求建立健全维持稳定的竞争性环境的法律框架的迫切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天生具有不稳定性,过度竞争会导致金融部门的不稳定,这与竞争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以稳定市场的目的抵触。显然,我国国内金融部门引入竞争要比在其他部门引入竞争需要更加慎重。 货币当局需要权衡,金融部门的过度竞争会阻碍经济稳定和开展,这就是一个国家在早期开展阶段需要管制和固定的汇率的缘由。然而,金融部门的过度保护会诱发道德风险,降低金融中介标准的透明度。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那么 与世界公认的监管规那么相协调一致,如果各国的金融中介标准一致,金融业务就会便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汇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变化,根据定义,趋于一致意味着更弱的信息不对称,从这种意义上讲,不考虑究竟会趋于怎样的共同规那么,共同规那么本身已经令人非常满意。如果共同规那么能确保透明度和信息揭露度,它将更加有利。金融交易标准应该保证合同和原那么向每个人公开,这种标准就是理想的“全球标准。 参考文献: 1.paulkrugman.workingpaper.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1998 2.陈玲娟,李栋巍.探讨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预防.决策探索,2022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