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39815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实践探索双减既是学校发展的全新挑战,更是学校德育的机遇。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精神成长进入旺盛期,因此,德育工 作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的阶段性和整体性。基于此,必须 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视野和更实的角度对学生德育进行全新布局。 实践证明,运用增量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校表现由无形变有形更有助 于学生进步,同时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及参与活动积极性,实施德美少 年增量评价体系的几点探索。一、双减背景下德育创新的必然1 .时代背景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国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 德治教,始终把德育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 必须坚持立德

2、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回首过去,我们必须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繁 重的学业压力,让学校德育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没有时间组织 德育活动,没有课时开设德育课程,没有机会参与德育实践。2021 年 7 月,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学生在校时间得以延长,课后闲暇时间相对宽泛,为学校德育工作系统开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学 科类的校外培训被取缔后,学科知识的提前学被阻断,更多的时间投 入到学生品质的塑造和能力的拓展上。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各类德育 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2 . 课后服务助力德育探索双减政策后,学校课后服务的形式日趋多样,

3、高质量、多渠道的 课后服务,为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扎实基础,拓展了学校德育工 作的实践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学习的方 式趋于多元时,学生的选择更加宽广,学习的快乐逐渐显现,品德的 培育也悄然发生。二、基于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新途径1.德美少年增量评价体系名词释义德美少年:德即立德树人,美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依据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天下大同胸怀的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德美少年”。增量评价体系:“增量评价”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不唯成绩论,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新的评价机制,注重“五育 并举”、全面发展,将教育回归到人的发展本源。“增量

4、评价”分为 学习、纪律、生活、行为习惯等即“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伴随学 生在校园的每时每刻,每周设置 100 分为基础,进行加减分,以有形 的评价体系进行展示,使学生都有成就感。过去,学生基础薄弱自我 感觉低人一等,在学校没有存在感,而“增量评价”面对学生的各个 方面,解决了学科上“后进生”的积极性问题,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有 奔头有动力,基础好的有奔头更有压力,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德育改革的积极性。2 . 具体实施流程(1)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学校公布及 班内张贴公示评选方案,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并支持此活动。(2)评选:面对全体学生,设立评选标准,每周评选周之星,每 月评

5、选月之星,每半学期评选期中之星,学期末评选期末之星,全程 围绕增量评价体系实行积分评价。积分评价依据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表现,每人每周基 础分为 100 分,根据平时表现给予加、减分。实行一周一统计 (上墙 ) 一上报,逐周累计,上不封顶。政教处负责确定学校德美少年候选人, 将学校德美少年候选人名单公示无异议后,周一升旗仪式时进行表扬 并张贴公示区。月之星是在周之星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累积评出,给予一定的 物质和精神奖励。期中之星、期末之星按上述方式累积产生,学校举 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走红地毯、颁发奖杯和奖品,合影留念等,及时 鼓励,从而能够让其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从而整个带动学校整体

6、校 风校貌的转变。评价学生时,在德育、教育教学、校规班纪、诚实守信等方面每 位教职工可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等,对每位学生每周 都持有一票否决权 (以事实为证 )。学生一旦被老师一票否决则该生本 周该项积分清零,从被否决的第二周开始接上周积分继续累加。3 .表彰制定德美少年风采展示区,可分为:公示区、奖品展示区、合影 留念区、感悟区。让学生以此为荣,起到无形中的引领作用,达到德 育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目的。三年按获得周之星次数总和按高低,优 胜者将作为优秀毕业生载入校光荣史册,并在校史馆建成后展出以激 励后者。三、学校德育新途径带来的改变1 .三月份学校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主动担当作为”

7、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月。每周一个小主题,组织一到两次活动。如开展“学雷锋 见行动”主题班会 ; 学校组织开展“做春日里的爱心使者一一日行一 善”活动 ; 号召师生在校园内种下文明、爱心的种子的植树节活动 ;迎 接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周末回家帮父母做家务,作为献给父母的爱 , 拍照发群里,要求学生写 200-300 字的心得体会,拉近学生与父母的 关系 ;走进光荣院,听听革命前辈讲讲以前的故事,深受爱国教育的 洗礼;“雷锋精神永不退色”主题团日活动;学生积极主动捡拾建筑 垃圾;团员志愿者们为美化校园进行“清扫校园环境”义务劳动 ;开展 “三节”活动 ;学生志愿者助力核酸检测,确保秩序井然 ;进行垃

8、圾分 类知识宣讲,绘制手抄报,开展“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丽校园”师生 签名仪式,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小志愿服务者进社区等活动,为创 建文明城市加油助力 ;举行“美丽城市从垃圾分类开始”主题演讲比 赛,同时继续倡议日行一善活动,评选“我身边的活雷锋”等活动。2 .学生的变化: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以来,德美少年评价体系贯 穿始终,结合生活技能的学习培训,及依托“文明校园、文明班级、 文明宿舍、文明课堂、文明食堂、文明厕所”六大文明建设和“魅力 班级”“温馨宿舍”“和谐校园”建设,学生一日常规以及“日行一 善”倡议的德育工作手段,校园文明现象明显提升。同时与德美课程 及社团课程、课后服务相结合,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大有好转。越来 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上逐渐有了主动性,从不想学到知道学 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德美少年增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本着不唯学习论的原则,尊重不 同,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课程与人的价值。学校一定 要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完善教职工全员育人制度,明确岗位育 人职责,充分动员所有教职员工参与进来,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相结合,充分调动全体教职人员的积极性,达到全员育人的 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