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39797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陈春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处理大量的人际关系。老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师生关系就构成了其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关系,我们若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就会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有强制性的措施,更要十分重视师生关系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这既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老师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为此,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学生,与他们的交往不能单凭各自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情感的投入,

2、思维理性的碰撞。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丝理解的微笑,信手拈来,俯拾即是。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便油然而生,学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3、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是一种偏私的溺爱,对学生的感情关注是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相统一。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相反,只严不爱也无法真严。要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坚持爱严结合。况且,学生处于成长之中,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自管,看问题往往肤浅或片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教师如果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只会害了他们。我们平常会遇到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情况多样,有的是做了忘记交,而有的则根本没做,刚开始时也许只有一个没做,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时

4、间久了,就会有很多的同学不做作业,连平常的作业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个班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很有问题。若一开始,就设法让没做作业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补做,你的态度强硬认真了,以后不交作业的现象也就可以杜绝了,像杨双阳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曾经不交作业,我对他实行“双规”,陪着他在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完成作业,作业也不多,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他现在不仅自己能按时完成作业,还督促他人也按时完成作业,毕竟一个人的惰性是有限的。可见,一个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越严格。随心所欲、严格无边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还会使学生逆反心理膨胀,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激化师生间

5、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教师的教学要严格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理是指严格要求要有科学道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时,才是正确的;有理就是严格要求的方法要得当,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确确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有利指的就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家庭条件、社会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在要求学生时,有两方面可以放心地去做,一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再就是让学生增长知

6、识,博学多才,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长的最大的愿望。有节就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有节制,要有度的定性,不能过多过滥,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严格要求也是一贯性的,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过分依赖于学习卷,缺乏毅力,他们形成今天的状况非一日之寒,要想帮助他,使他能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克服自身的许多的弱点,也非一日之功。老师要对要求的落实做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内

7、化成自觉的行动。二、尊重学生,平等信任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也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才变得多姿多彩,大家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普遍性认同,都需要掌声与鲜花。可以说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教育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

8、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理解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紧紧把自己包裹起来,回到自我内心的世界,不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

9、,也许他们考不上名牌大学,但有着与常人一样的健全的心智,从长远来看,这一点对已有相当经济基础的学生来讲,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更有利。三、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既有知识或理性的交流,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有意识交流,如上课、改作业、谈话、课外活动的组织,又有无意识交流,如日常观察、言谈、举止和印象等。有很多时候,就会发现平常与你关系密切的学生上课时精力最集中,当他走神的时候,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解决问题,一切尽在不言中。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

10、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的。师生间的互相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因为学生既不是单纯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忽视这一点,交流就失去一方,也就不成为积极的交流了。因此,作为握有交流主动权的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让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到极致,进行一种持久的和谐的师生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为学生以后成为社会精英做初步的准备。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和情绪呈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悟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记忆理解知识。学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与他们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高效,更精彩。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教育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