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39540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而文学赏析成了许多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去研究的必修课。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其独到的鉴赏角度及剖析格调,也非常值得我们读者去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2、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作背景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是辛词中的名篇,作于乾道四年到六年(1168l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重点字词解释:岑;小山。献愁供:献:表现;供:显露。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断鸿:孤雁。吴钩:古兵器,似剑而曲。休说鲈鱼堪脍:用典;?世说新语识鉴载东晋张翰字季鹰,为官洛阳,秋日思吴中菰菜、莼羹,便弃职返乡。脍:指切得授细的肉丝。求母问舍:买房置地。三国时刘各责备许巳只知

3、为私购买田产而全无忧国救世之意。见?三国志魏志胨登传情:请。红巾翠袖:供指歌女。韫:擦。?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尽头。因之,绵绵青山亦会“献愁供恨。愁恨为何下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破空而来,虽没有正面交代,但我们从中已经体会到了作者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南宋为自己的故国,满怀报国恢复的热情。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

4、真的成了游子了。特别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那么是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又是深秋了,我这个漂泊扛南的游子却不能像张翰那样飘然归去。自己的家乡还在金人手里,想回也回去不了!下面三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也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淡漠,单独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件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

5、起体。如果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楼下,岂止相差高低床呢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刘备,这里指有远大志向的人。这几句是对南宋朝廷那些贪图禄位、求田问舍的庸碌之辈的挖苦。“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沉痛之极。流年,即年华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是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日:术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技执条,泫然流涕。意即自己正当年青有为之时,却空有安邦定国之计,经天纬地之才,无处施展。时光流转,年华浪掷,北伐无期中原难复,怎不让人痛心疾首。这三句,是全词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开展到最高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写作者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倩,请。“红巾翠袖,古代女子的装束打扮柬,这里指歌女。总之,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边远,感叹深沉。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层层展开主题。结构波折而严谨。而且典故使用贴切精妙,天然浑成。不愧为传世之作。这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是来自于小编的分享,希望在对大家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有帮忙的同时,还可以调动我们自学、探讨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祝大家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