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民宅的差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339078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北方民宅的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北方民宅的差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广东,院子普遍没有院子。而在遥远的北方,当地的居民在建设住宅时普遍设有院子。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于是有了以下的研究。无论北方南方,传统住宅大多都是有院子的,院子因文化而生,不细谈了,因为有了院子,住宅成了内向的,外墙不开窗,院子也就成了了主要的受光区,像这样的:而对采光和遮光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南北方传统住宅的院落尺度。由于北方处在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很低,要想保证采光要求,院子必须要大一点,否则倒屋会影响正房的采光,所谓“深宅大院”;院子不大,聚不到阳气,风水也不好,以至于很多住宅直接做成三合院了。而南方正相反,由于纬度低,太阳很高,夏天炎热,房屋要遮阳,所以院子反倒要小一些。

2、不仅院子小,屋檐也出挑的更远。不仅如此,很多南方民居演化出了在外墙开气窗的传统,这是因为南方空气潮湿,室内闷热,外墙开洞,打开门窗就有从天井吹来的过堂风,让室内比较凉爽,有助于防潮。而广东省传统民居的厚墙小院更有防台风的作用,像潮汕地区的“下山虎”“四点金”等民居形式,都是很本土化的传统住宅形式,有很好的抗风能力,把这两个住宅形式放个图吧:“下山虎”住宅“四点金”住宅当地人应该都很熟悉了。至于现在新建的农村住宅,就像题主描述的那种小楼,主要就受当地土地政策的影响了,比如根据13年的广东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九条【用地标准】,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每户宅基地面积应在80平米以下,丘陵地区120平米以下,山区是150平米以下。这么小的面积,显然没法建成院落式了。所以一般都处理成多层小楼的形式,房屋很密集。而同时期的北方地区,由于地广人稀,规定就不一样了,比如根据13年吉林省通化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农村新建住宅宅基地面积每处不应超过330平米。面积这么大,当然可以按着传统来建房子了。所以东北农村的房屋都比较松散,普遍是一个三间正房带个院子(知友宏嘉提醒,是两个院子,前院和后院,在此标注),两侧厢房要么没有,要么演化成了牛棚和料堆等杂房的形式: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