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数据库系统4.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35651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数据库系统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2 数据库系统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2 数据库系统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2 数据库系统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 数据库系统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数据库系统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班级我作主4.2 数据库系统【教材分析】数据库系统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4章第2节中的内容。本章内容前章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管理方式。初步掌握利用网上数据信息进行体验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认识数据库管理,让学生体验到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原理,并体会数据库管理的应用,养成良好的数据管理意识,对学生形成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的思想有重要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过大量的信息资源及了解了相关的信息资源管理,还没有学习“Excel”的应用,还不会用“Excel”电子表格等一些简单的工具管理信息,同时由于数据库相关知识本身的

2、纯理论性,学生对此接受效果较差,对大量的信息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科学的谋划。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应广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将要讲的内容作有机的组合,以一种活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鲜感、惊奇感和成就感,促使学生保持认知加工的主动心理倾向和学习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基本思想;理解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信息和高效检索数据的优势;能够对数据库的字段、记录添加、删除等一些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分析、交流、合作,体验数据库的功能及其基本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处理信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据管

3、理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数据库的结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一些基本属性和含义。2.初步掌握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等基本操作。【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探究法、提问引导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利用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订高铁票这个例子来导入,从这个订票界面和学生平时购票时的一些体验出发,让学生来理解公民身份信息的注册时需要的身份证信息,取票时需要提供二代身份证进行校验。提问:1.订票页面显示的图示中哪些数据与信息资源管理有关?2.购买火车票时需要核对哪些数据,提供哪些信息? 上述问题中着重突出“身份证及其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图示页面

4、,进行梳理,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亲身体会来感受数据库的概念。学生通过观察或回忆回答教师问题。由生活事例导入,情景源自生活,让学生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旨内容,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体验与认知班级通讯录的构建1. 情景迁移:购票系统是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那么我们生活中,我们班级管理中有没有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知识呢?通过情景的迁移,架构班级通讯录。2.教师通过NETBOX软件发布班级通讯录的录入界面。3.教师巡视并给部分学生辅导,关注操作中的一些典型问题。 学生自主进行个人通讯录的录入,完成各相关内容的,完成后进行“确认”即视为本人输入完毕。由社会生活中庞大的“身份”信息系统过渡到班级管

5、理中的“通讯录”,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管理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做到接地气、很实用。实例分析重点感知数据库含义1. 学生完成录入任务后,问学生这些数据库存放在哪里,学生端是否存在?数据都存放到哪里了?(教师机即服务器端)。2. 引导学生完成了“数据输入”以后可在网页上进行下列两步操作:“查看列表”与“数据查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对实例操作内容进行分析,真正理解数据库的结构及其特征。完成通讯录的查看及数据查询等相关任务。让学生个人输入汇总成班级通讯录,这体现了数据的共享服务,同时让学生理解数据查询的便捷性等特征,真正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思考来学习。知识提炼通过刚才的示例的实践,让

6、学生初步了解了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思想和基本方法。分析:数据库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发送txl.mdb文件给学生,同时用Access软件打开后进行分析。(提示:从刚才通讯录输入的项目与数据库表的表头进行比较) 提问:1.我们班级通讯录共有几条?从何而知?(每人一条,即为一条记录) 2.同一列中内容的属性是否相同?(同一列为同一个字段,字段属性是相同的) 3.是不是每一条记录中的每一个字段都必须有内容?(不是) 4.如何对学生的通讯录内容进行修改?检查是否有相同的记录,对其进行删除;对遗漏的同学进行补录。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记录的添加、删除与修改。本环节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理

7、解数据库的结构,理解记录和字段的概念,以及掌握记录和字段内容的修改操作。知识内化通过演示讲解,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通讯录”中的字段类型设置是否合适?如身份证号是数字,其属性为什么要设置成文本,而不是数字类型?还需要补充追加哪些字段会让通讯录更加完整,哪些是我们最主要的信息,不能会也不会变的字段内容有哪些?概念分析:记录:在数据库“通讯录”表中,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称作一条“记录”。字段:在数据库表中,每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属性特征)组成。表:在数据库中,若干条“记录”组成一个表。数据库:多个相关联的“表”则组成一个“数据库”。学生认识数据库的构成:“表”、“记录”、“字段”等元素。

8、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当前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将学习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难点剖析通过刚才数据库“通讯录”表的结构查看与讲解,重点讲授“数据库”进行信息管理的结构模型,为下节课对数据库的“设计视图”操作做准备,进而让学生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理解“关联”的含义及数据库的特点。在DBS中存储的相互间有关联的,按一定数据(模型)结构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一个DBS能为多种应用服务,为多个用户共享。它的基本特点有:1.数据独立于应用它的程序;2.能为多个用户和多种应用(共享)服务;3.DBS中的数据具有最小冗余,

9、尽可能地不重复;4.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一致、有效);5.系统具备安全性,能防止不合法使用和人为的破坏。学生理解数据库进行信息管理的结构模型,特别是DBS的几个特点,表内关联、独立于应用程序存在和可为多个应用共享服务等特征。通过比较学习与找特点的教学,可以更进一步理解数据库的特点,也可将ACCESS与EXCEL进行比较学习,找出异同点。体验提升为进一步理解数据库的应用,向学生展示身份证分析系统,做好体验提升,总结领悟数据库的强大威力,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数据库的概念?及时展示出不同学生修改过的数据库文件,并让学生远程及时查看有关信息。(演示:身份证分析体验系统。)学生体验“身份证分析系统”

10、小程序,通过输入自己的正确身份和错误身份证来查验相关信息,做好体验提升。做好首尾呼应,从身份证开头,到身份证分析结束。做到源自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小试牛刀,课堂练习设计题:1.请学生及时修正“通讯录”表中的字段名称及其类型,补充并完善班级通讯录。2.拓展练习:请同学们设计一张“学校课程信息表”、“我的课程选修信息表”和“学生信息表”三张数据表。(通过共同的“课程编号”建立联系,而“我的课程选修信息表”又通过共同的“学号”与“学生信息表”相关联。“我的课程选修信息表”就像一座桥梁,把三个表紧紧地连在一起。)让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数据库结构模型的分析与设计。通过思考、练习,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检测学生本节课知识点的认知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交流总结学生倾听、回答、识记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巩固。【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