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349041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人对罗丹艺术的若干误读继 1993 年罗丹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时隔 21 年,罗丹艺术展再次光临中国,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 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从外交与文化交流层面看,它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但到底对中国的雕塑界有多大的价值,能起多大的作用,笔者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其原因是国人对罗丹艺术持有诸多误读,尤其是中国雕塑界的误读会导致对罗丹艺术展的价值的漠视,最终不会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实现不了最佳价值的体现。就笔者粗略分析,其误读大致有以下方面。一、对罗丹价值的误读1.恩格斯说过:“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

2、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这句话套用在罗丹的身上,罗丹就是一步跨在传统雕塑领域与现代主义雕塑领域门槛上的人。他的作品行走的人完全可以成为他的一座标志性墓碑:他的身体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行动,奋力挪动的右脚已经迈进新时代的大门,而他的后面一只脚却还牢牢地踩在旧的时代。论他的成就,完全可以封他为旧时代雕塑的最后一位大师,新时代雕塑的第一位大师。这里所谓的旧时代就是传统雕塑时代。在传统雕塑时代方面,就罗丹的成就而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给他冠上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而新时代就是现代主义雕塑时代。而国人对罗丹的解读只是

3、着眼于他的旧时代部分,换句话说我们就是只盯在了他后面的那条腿上了。对于罗丹艺术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气质上的浪漫主义倾向,我们可以如数家珍,说罗丹多么注重人物刻画的深刻性、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情景设计的戏剧性,等等。纵观过往的国人关于罗丹与他的雕塑的文章,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对于其社会性、现实性、批判性、教育性都分析得入木三分,而对于其现代主义雕塑的价值和贡献基本不提、不知,或者说知之甚少。这样的非全面的认知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误读,这种误读完全忽视了其现代主义的价值。其结果就是,我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罗丹再展?都知道了,没啥好看的!这也很难怪,罗丹毕竟不是塞尚。塞尚对于现代

4、主义的贡献要比罗丹来得干净地多,一次性摈弃了绘画的再现性、主题性,将绘画语言独立出来成为绘画的目的本身,因而成为整个现代主义的第一人。罗丹由于带着旧时代的残余,大谈什么主题深刻性、自然再现性,后来才发现形式语言的独立价值,才勉强被冠以现代主义雕塑之父。罗丹艺术大量的旧时代表象严重遮蔽了他对现代主义的贡献,这种情况在长期受现实主义熏陶下的国人面前被无限地放大则是自然的事了。2.笔者认为罗丹对现代主义雕塑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两点。首先就是对形式语言独立性的发现;第二就是表达终极目标的能量性。这两点也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与之相对的是传统艺术语言之于主题的工具性、从属性和表达目标的审美性。换句话说,

5、我们要在现代主义雕塑里寻找过多的社会价值、现实含义和审美性都是徒劳的。现代主义百年历史的主流就是语言的革命和拓展,能量的张扬。我们先说语言本体独立于主题的议题。这里我们引一段罗丹在法国大教堂一书中说过的一段话来说明他对形式语言独立性的论述: “主题的功效在于集中精神,避免使精神分散。但是,真正的好处在此之外 主题并没有把艺术家的意图告诉我们。必须从制作中去寻找它。请来看一块浮雕,艺术家借助面的对比,确定了一些美丽的阴影,又从阴影里浮显出一个宁芙的头、颈、膝头 所以这一切都无比优美,而这一优美才是必须理解的。至于知道这些形象是否是夏之神、秋之神等,那完全是次要的 当一尊人像在比例上是正确的,那么

6、人们感觉到平衡;如果平衡做得好,人们就会感觉到可能发生的运动,即生命。我们的精神体验到完美感:这是一件古代艺术品!我们从它看出神圣的和谐这才是必须理解的。”(第 232、 233 页)他还批评到“我们的公众对此很少动脑筋。他们宁愿要一些干巴巴的线条,而不是最巧妙的起伏,只要他们能够看懂所讲的故事。”(第 233 页)罗丹在葛赛尔编写的罗丹艺术论中写道:“总之,不应该过分重视要表达的题材 艺术家最大的考虑,应该是塑造活生生的全身肌肉,其余都不重要。 老实地说,(作品上)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第 89、90 页)罗丹对形式语言独立于主题的发现,基本上是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大师不谋而合。 高

7、更、毕卡索、 梵 ?高等人发现人们在鉴赏南洋土著人、非洲人的原始雕刻时,虽缺乏考证性文本,但并不影响人们对那形体、那空间、那光影下所弥漫的神秘、阴森、原始能量的强烈感知。同样,当我们面对罗丹艺术展中的加莱义民 地狱之门时,我们事先了解加莱义民的原始故事和但丁的 神曲 更好。就是不了解,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两件雕塑的鉴赏。雕塑中那形体与空间的架构、那一切都在运动的生命能量、那酣畅淋漓的光影等,等等,会使你感受到戏剧性、悲剧性、神秘性。雕塑语言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诠释主题本身而且包含了雕塑家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作品的容量远比加莱义民和神曲的原始文献素材要大。换句话说经典的雕塑会给与原题材和原主题以附加值,反

8、之只有很次的雕塑才尾随原题材、原主题亦步亦趋。以上这种对语言本体的独立性提出才是现代主义雕塑的刚刚开始,百年以后抽象雕塑最终形成的今天,雕塑已经独立于文学性,独立于社会性,如果我们面对奇里达的风之梳要阅读出一种故事和主题的话是不可思议的事。它不是别的,它就是一件令人难忘的雕塑: 具有张力的弧线造型、材质的刚度、 环境险峻、 海潮的宣泄显示出铁骨铮铮的同时,又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雕塑的神奇魅力,不需要故事与说明。亨利 ?摩尔在观念 ?灵感 ?生活亨利 ?摩尔自传一书中说:“一件雕塑可以含有禁锢其中的能量,一种活跃于各部分的张力,一种它自身的强烈的生命独立于它所表现的对象。当一件作品充满这种强烈

9、的生命力时,我们不会把美这个字与它相联系。在我的作品中我并不会把目标放在希腊后期或文艺复兴的美的知觉感受上。在美的表现和力的表现之间有着功能的区别。前者的目的是对知觉的取悦;而后者则有着灵魂上的生命力,它对我而言要更为动人,它比知觉要更为深刻。 ”(第 39、40 页)里德在现代雕塑简史第五章“富有活力的形象”中总结出表达活力与能量是现代主义雕塑较为普遍的现象,现代主义的雕塑大师们从不同角度与方式诠释了各自的能量的张扬。这样的关于现代主义雕塑的共同的终极目标对能量的彰显、力量的突出、量感的坚持、运动的弘扬,起于罗丹对生命力的表达。在罗丹那里生命与力量紧密相连,而生命与力量又与运动关联。罗丹的这

10、种观点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东西,而且还是操作性非常强的方法论。那就是空间深度产生力量,冲着你的尖端就是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表现美也是具有力量的美才算是美,他在法国大教堂 中说“是力度创造出优雅, 在柔弱中求优雅,是趣味的败坏或精神的堕落。 ( 192 页)“在今天我们的雕刻中一切都是平的:它们没有生命。 ”(第 234 页)这里说明一下,“雕刻中一切都是平的”中的“平”字的意思就是没有纵深起伏的意思。罗丹的这种生命、力量、运动自然会带出时空理念,而时空性又是贯穿整个现代主义重要的主线之一。 不可否认,罗丹的语录中经常会提到“美”字,他的关于“美”和“审美”的含义与传统的古典主义的“美”已经不是一个

11、概念了。 古典主义的美可能是一种优雅、 甜美、粉饰的美,是一种舒服和顺眼。而罗丹的“美”就是一种力量或者说生命的张力。里尔格所著罗丹论 ,是在罗丹晚年期间研究了罗丹艺术之后的成果,那应该是 19 世纪末。书中把罗丹描绘成一个造“物”者,他创造了具有生命能量的物,而这种“物”是由“面”构成的,这种构成具有神秘的几何学价值,它们是宇宙的一部分,等等。就从中国当代艺术的角度看,那也是够前卫的。与中国的学者和中国的雕塑家相对应的西方学者与雕塑家,对罗丹的解读主要是放在了他对于现代主义的贡献这方面。只要翻阅西方人关于现代主义雕塑史论的文献,无一不把罗丹和他的艺术排在第一人。野口勇说: “罗丹大师在当代雕

12、塑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罗丹并不是词义上的所谓现代 ,他是米开朗基罗之后最为耀眼的人文主义艺术家。有时,我们说他确实是现代,那是因为他对转瞬生命能量的特殊敏感,这种敏感不但渗透在他的雕塑中,而且给雕塑世界以变革的挑战 意味深长的是,现代主义雕塑流派的所有领头羊都在年轻时受到过罗丹的影响:布朗库西、杜象 .?S 雍、阿尔普、李普希茨、阿奇本科、嘉博、佩夫斯纳、构成主义者等。我要说的是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性地对罗丹进行反叛,反叛他关于艺术的根本认识。 反叛也许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反叛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可以叫受到了一种特殊的影响。 ”(摘自笔者自译文章野口勇论雕塑,雕塑总第 91 期)3.从

13、现代主义理解罗丹的必要性,我们已经生活在现代主义的成果中,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谈论什么警惕西方强势主义都是些伪命题。不是吗?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哪样不是西方现代主义文明的成果?就是我们为了去维护我们的纯粹的民族传统,移居庙里,都无法还原几百年前的清净。笔者认为,与其不能在现代主义的环境中自拔,还不如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研究、吸收,让现代主义文明转化为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其实在我们悠久的文明中并不缺乏对形式的鉴赏的传统。看看我们原始文化的彩陶,看看我们的青铜器,尤其是延绵数千年直至今日的中国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等等。这些形式大于主题的艺术常态为啥在雕塑上不能充分认识到进而体现出来

14、?我们为啥不能没有目的地造一件自己喜欢的“物”,无所谓主题,无所谓形式与内容的吻合?为啥不可以将雕塑作为我们雕塑人接触自然世界、物质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老想到要用雕塑告诉别人什么含义?二、对罗丹作品的误读1.中国雕塑界对罗丹雕塑最为普遍的评价如下:罗丹的雕塑室外性较差、细节太多、自然主义的刻画太多、解剖太多、罗丹的人体雕塑解剖有错误、罗丹的雕塑绘画性太强、形很松、不结实等。这些看似人云亦云的定论不能不说是对罗丹作品的粗浅误读。有这样一些误读的存在,罗丹艺术展在中国雕塑界会实现多大的价值可想而知。2.葛赛尔根据罗丹口述记录的罗丹艺术论和夏尔?莫里斯整理的罗丹笔记法国大教堂,是罗丹留给后世的比较直接的关于雕塑的文献。其中很容易总结出罗丹的雕塑语言本体理论的基本内核:空间深度的认识、面的归纳与组织,我把它称为罗丹对雕塑语言的两大贡献。首先,我们说空间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雕塑形态的三维空间的占领,或者说雕塑形态的以及其三维性品质高下的问题。长宽方向为二维,第三维就是形态的厚度。在罗丹艺术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