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34623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7娄底模拟)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小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 . 3厘米B . 13厘米C . 23厘米D . 33厘米2. (2分) (2016八丰城月考)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的方向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 . 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C . 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D . 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3. (2分) 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 ) A .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不存在B .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C . 实像可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示D . 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显示4. (2分) 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 )A .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 .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 . 云和鱼都是实像D . 云和鱼都是虚像5. (2分)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一物体从镜前15 cm移到30cm处,在两位置处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始终是倒立、缩小的B . 变大,始终是倒立、放大的C . 变大,且由倒立、缩小变为倒立、放大D . 变小,且由

3、倒立、放大变为倒立、缩小6. (2分)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 . 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 .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D .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7. (2分) 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B .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 . 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D . 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8. (2分) (2020八上河池期末)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4、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量杯质量为40gB . 该液体密度为2g/cm3C . 该液体密度为1.25g/m3D . 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9. (2分) (2016贺州)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手表,质量变小了B . 建筑工人砌墙时常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C . 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D . 塑料吸盘穿了一个小孔,依然能吸附在墙壁上10. (2分) (2017黑龙江模拟) 如图所示,关于物理学中的基本测量仪器,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刻

5、度尺测物体长度B .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C . 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D .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11. (2分) (2018禹会模拟) 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A . 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 . 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 . 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 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2. (2分) 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

6、;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 . 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B .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 .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 无法判断13. (2分) 由密度公式可知,对于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 )A . 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 . 体积越大,其密度就越大C . 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 . 质量跟体积成正比14. (2分)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

7、梁重新水平平衡B .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15. (2分)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 .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 . 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6. (2分)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B .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C . 小明

8、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D . 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17. (2分) (2015八上钦州期末) 如图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 (2分) (2018八上青岛期末) 如图,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放大的图象,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 )A . 光屏上会出现等大的实像B . 光屏上会出现缩小的实像C . 光屏上会出现放大的实像D . 光屏上不会出现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9. (3分) 中央比边缘_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所以凹透

9、镜又叫_ 20. (2分) (2017富顺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人眼睛的成像示意图,矫正这样的视力需要配戴的眼镜是_透镜,这种透镜它对光有_(会聚/发散)作用 21. (2分) (2017樊城模拟) 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正方体物体,动滑轮重2N,不计摩擦和绳重物体边长为0.1m,密度为2103 kg/m3 , 物体的质量是_kg;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_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00Pa(g=10N/kg) 22. (3分) (2017八上房山期中) 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端调.然

10、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_g,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23. (1分) 小明用天平测了一鸡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是_g三、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4. (3分) (2015八上莒县月考)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像。25. (4分)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桌面上,再

11、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小明在一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用了50g、2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再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而得出物体的质量是82.6克,在整理器材时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小明想重新测量,同组的小刚认为不需要重新测量也能得出物体的质量,则物体的实际质量应该是_g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26. (5分)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小雨同学身体质量为50kg,试估算他身体的体积?27. (10分) (2017八上滨州期末) 某同学从一块长5m、宽2m、高1m的均匀

12、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求: (1) 这小块岩石的密度是多大? (2) 这块大岩石有多少吨? 五、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8. (5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9. (5分) (2017江阴模拟)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9-1、20-1、21-1、22-1、23-1、三、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4-1、25-1、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26-1、27-1、27-2、五、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8-1、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