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34475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高一(普通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歼20试飞向世界证明,中国军工世界一流,这不但使民航机广大市场看到了收复失地的曙光,而且使国产战机也确保了国土制空权。B . 中国经济节节高升与美国疲软经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两位数增长数据的公布,使中国已经抢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帽子。C . 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36岁考生陈晓原,因为忘带身份证的原因,被监考老师拒于考场门外。她的两度下跪,也未能撼动考试规则。D . 自幼脑瘫、没上过一天学的湖北罗田县青年郑心意的事迹

2、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感动中国数以万计的网民,他也被誉为“中国阿甘”。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深夜的南沙群岛万籁俱寂,只有我坚强的海防战士睁着警惕的眼睛守卫着中国的海疆。B . 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就应该立足我省省情、特点。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切忌采用画地为牢那种生硬模仿的方法。C . 两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相知相交几十年,高山流水 , 情深谊厚,成为当代文学艺术界广为传颂的佳话。D . 日美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 , 简直就是一出双簧。3. (2分) (2019高二下临海期中) 下列各句

3、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何一日速成,仿佛成为年轻人成长的“紧箍()咒”,这般不切实际的进取,其实已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所谓的速成也成为海市蜃(shn)楼般的幻影。B . 又是岁始,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似(s)在笑着督促我该拾掇起闲散的心情,伸出庸懒(ln)的双手,书写下这个节日里的琐碎与喜悦。C . 中蒙界河哈拉哈行走在火山岩中,时而钻入岩壳之下;时而因堰塞(si)而成湖泊;时而穿破坚硬的玄武岩,形成跌宕(dn)的激流,像是亢奋的青年。D . 有些历史剧创作者不下功夫研读历史,而是拼凑一些离奇故事当噱(xu)头,把严肃的历史变成哄堂一笑的戏

4、说和调笑煽(shn)情、博人眼球的趣闻。4.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学的是编剧,毕业后也一直做着编剧,没想到在这个电影中_了一个小角色。战国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不_是无济于事的。从事体育活动都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_是在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呢?A . 反串改弦更张况且B . 客串改弦更张何况C . 客串改弦易辙况且D . 反串改弦易辙何况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 , _,_。垂直农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养活将不断增加的人口的一场革

5、命。在大都市许多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上的温室里种植农作物可以全年进行食品生产作物感染疾病的风险也更小而且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把农产品从遥远的农场运送过来减少数量可观的淡水使用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A . B . C . D . 6. (2分) (2018高一上临海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却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B . 食指,本名郭路生,创作有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等作品。2001 年,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指和已故11年的

6、海子被授予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C .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D .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7. (2分) (2019高一下东阳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各类培训班粉墨登场 , 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B . 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径巴黎,浪迹天涯。C . 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漂泊了四年,直到解

7、放才回到家乡。D .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 (6分) (2019高三上六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理论上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

8、必然结果。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

9、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卖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圉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草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

10、信奠定了顶层设计方面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构建和完善制度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更不能听信他人的指手画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将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做法固定下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制度更富生命力,让制度本身的功能和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出来。实践中的不断调整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自信的

11、另一面基础。新的时代条件下,好制度的功能和优势将更加彰显。我们用制度建设巩固改革成果,也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通过完善制度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制度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充满生机活力提供重要保障,为国家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完善制度要始终把握人民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制度保陣人民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制度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制度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摘编自桑玉成为制度自信奠定坚实基础,人民日报,2019年09月20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国家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

12、发展道路必然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B . 制度自信意味着社会民众对一种社会制度产生了积极的认同和评价,并能够自觉地在这个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C .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结合将会推动党自身的制度建设,既有利于鼓励基层创新,也能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D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同时,一些具体的制度则要与实践发展相互适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的几个重要因素。B . 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历史选择的必

13、然结果。C . 文章论证兼顾理论和实践,既有对制度自信的理论阐释,也有对制度发展现状的分析。D . 文章论证制度建设时,侧重将改革在单个领域的成就和多个领域取得的创新进行对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等方面凸显优势,这增强了我们的制度自信。C . 制度自信并不是一味强调自己制度的优越性,也需要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革除体制机制弊端。D . 完善制度能够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它需要关注人民利益。9

14、. (18分) (2017永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带血的莎魂邹汉明一九四四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艰难。白墙黑瓦、碧波荡漾的水城嘉兴。贫病交煎,专心一志,致力译事的朱生豪突然卧病。意识到这一次的病情非同往常,朱生豪趁着尚有一点余力,勉强坐到冰冷的书桌旁,从容地为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了译者自序。一九一二年,朱生豪出生在园子边上一间破旧的老屋。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生机。朱生豪出生这天,南门的小盲子说正是文昌日,男孩的八字里有文昌星坐命,读书可以成大器的。转眼,朱生豪四岁,到了入书塾开蒙的年龄。果然,这孩子聪慧异常,是个读书种子。几年之后,朱生豪梅弯小学毕业,成了人人羡慕的

15、小“状元”。然而,好景不长。父亲生意失败,全家顿时陷入贫穷的境地。朱生豪不得不寄养在姑妈家。幸亏母亲暗中留有一笔专款,朱生豪得以顺利地升入秀州中学。秀州中学原是教会学校。校长窦维斯,美国人,亲自教朱生豪英语。讲得一口标准英语的窦校长,强烈地吸引了朱生豪亲近美丽的英文。窦校长器重朱生豪,常常让读得很漂亮的朱生豪朗读课文。升入高中后,朱生豪的课本里多了一本莎氏乐府本事。他还选学了哈姆雷特和裘里斯恺撒的片段。小小少年,开始接触英国大文豪的作品了。十七岁,出门远行的年龄。朱生豪背起铺盖,拎着一只形影不离的小藤箱,来到省城杭州,靠了学费全免和奖学金,就读于之江大学国文系。很快,朱生豪受聘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月薪七十大洋。除了寄回嘉兴老家三十大洋,留下必要的开支外,他大量地买来了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英国诗人的作品集,如饥似渴地吸纳着异域的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