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334196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评价摘要: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展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表达了出来。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特征,从而指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而全面的,能促进初中生主动开展和可持续性开展的。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学生在期末拿到的是成绩单上简单而又具有决定性的分数或等级,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开展。从现代信息社

2、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其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老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无视了对学生思维、合作、学习等综合素质开展的评价。老师都是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据,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区分学生的优劣,将学生片面地分成几个等级,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使教学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多元教学评价自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开展的方向,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开展空间。由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

3、价也相应地趋向多元化开展。1.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老师,初中生那么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互动评价等。(1)评价活动的重点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可以开展学习的自我监控才能。(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定评价标准,自由点评。(3)师生互评可以让老师更多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向学生学习,表达师生的平等。我们还可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再结合到教学评价中。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根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学评价内容由信息品质、根底知识及技能

4、技巧三方面组成。(1)信息品质(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等级制。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老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记录,作为学生平时信息品质成绩的根据。如下表:(2)根底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根底知识局部。一般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进展。主要以老师评价为主。(3)技能技巧:采用实作形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根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根本技能评价考察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

5、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察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及创新才能,以上机测验形式进展。不同的工具、软件,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评价实作的创造性、艺术性、素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工具软件的特定功能的应用。最终利用三项成绩进展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三局部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这样的总结性评价还是缺乏可信度,而且对学生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们在此根底上可以再溶入评语这种形式,写上一段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改良的鼓励性评语。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开展的才能。3

6、.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1)根底知识方面:采用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效率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展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和理解。(2)技能操作方面:采用上机测验。重点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纯熟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才能。(3)平时以实作评价为主:实作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老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进展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实作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展,不能泛泛而谈。过程是评

7、价的重点。重过程是初中信息技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才能,课堂即时评价辅以课后延伸评价(可以将作品上传至校园网,采用网络评价),促使作品评价多元化、全面性。事先确定评价的规那么和标准。作品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那么和标准事先给学生一些引导,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选拔转向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开展;评价的主体从老师一元转向了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地评价初中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初中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从单纯地

8、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确实,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真正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开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将来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参考文献:1.康永和.?信息技术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价?.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中小学信息技术.2022年2.新课程施行过程研究课题小组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开展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4.卢雪梅.实作评量的应许、难题和挑战?.教学资料与研究,20期5.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论文网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