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33993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8常见的天气系统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8第3讲常见的天气系统(2019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一诊)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活动过程。图中的小圆圈为高压中心,圆圈上的数字为日期,其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读图完成12题。1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C)A19日B20日C21日D22日2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D)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逆辐射减弱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1日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说明21日甲地受冷锋影响,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甲地降温最剧烈。第2题,读图可知,18日,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

2、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寒潮过境时甲地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云层增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阴雨天云层厚,大气保温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寒潮过境时,气温下降幅度大,气温水平差异增大;同一水平面气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2019江西模拟)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A)ABCD4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D)A大风B降雪C气压升高D连续

3、性降水解析第3题,根据所给材料“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可以判断出现冷锋,位于高压脊,不符合,有暖锋,也不符合。第4题,在暖平流影响下,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出现暖锋,常出现连续性降水。(2020四川省乐山市模拟)图示为很多同学见过的反映某类地理原理的典型现象发生时视频的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中。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据此回答57题。5该现象发生条件的分析,最合理的是(C)A丘陵山区B日出时C夏季D阴天6对图中可见的破碎编织袋运动状态分析,准确的是(B)A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B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

4、C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D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7如果这类现象在足够的尺度上发生,将会造成很大危害,如(D)A大面积的干旱B阴雨绵绵,食物腐烂C低温冻害D暴雨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地面上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中竖起,说明垂直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一般受热力因素影响,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该现象发生条件最合理的是气温高的夏季。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图中破碎编织袋运动的天气系统是局地气旋,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水平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垂直空气作上升运动。图中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由四周

5、向中心辐合,使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第7题,该现象是气旋,如果这类现象在足够的尺度上发生,将会形成强烈发展的气旋,强烈发展的气旋会造成很大危害,如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会形成狂风、暴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暴潮等危害。(2020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月考)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 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89题。8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6、A)A重庆B长沙C南昌D武汉9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A)A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解析第8题,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近地面与高压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高压处与高空的气压差大于近地面低压处与高空的气压差;读图可知,四个城市所在地海平面与相应5 000高空等气压差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南昌、长沙、武汉,因此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重庆。第9题,由材料可知,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重庆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雾霾扩散,雾霾持接时间较长。(2020江西省景德

7、镇市质量检测)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1011题。10图示地区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C)A9.9 B12.9 C13.9 D14.9 11甲地未来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A)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解析第10题,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 ,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

8、4 16 ,冷空气最低气温2 4 ,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 14 ,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 。第11题,据锋面图例可知,甲地未来短时间内,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故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12(2019广东省“名校联盟”教学质量监测)读“我国某日天气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按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属低压_中心。(2)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地区的天气状况。影响广州市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_,其天气状况应是阴雨_。乌鲁木齐的天气状况是晴朗无云_,其风向是东北风或偏北风_。(3)据图判断目前大连受暖_(气团)

9、控制,未来几天大连的天气将经历怎样的变化?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_解析第(1)题,图中A地区较周边地区气压低,属低气压中心。第(2)题,广州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受其影响是持续阴雨天气;乌鲁木齐处在高压中心附近,受高气压影响多晴朗天气,在高压南侧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吹东北风。第(3)题,大连处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下;未来几天将受冷锋影响,冷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13(2019山东省济南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

10、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3)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 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

1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解析第(1)题,据信息“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可知,海风型雷暴气团源地是海南岛周围海域;夏季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又据材料“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可知,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第(2)题,由“海南岛雷暴天气北多南少”可知,其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是北部高,南部低;气温差异影响,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强,形成雷暴天气多。第(3)题,五指山白天四周

12、山坡接收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其山顶气温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形成热低压,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第(4)题,夏季,海南岛多雷暴天气,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山区地势高,易导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答案(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2)特点: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4)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