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38].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33907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一[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一[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一[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一[3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一[3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一[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一[38].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淸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an和ang的字。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4、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5、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二、教学重难点:1、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三、学情分析:1、关于教材: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2、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进一步鼓励学生拓展识字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2、关于学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难以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并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在指导识字中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识字的过程中注重发

3、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三、课前准备:1、学生:声母卡片;生字卡。2、教师:制作课件;材料包。四、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和大人一起读 1、 过渡: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2、 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 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 “谁和谁好”。 4、 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5、 检查朗读。 (1) 指学生朗读。 (2) 男女生比赛读。 (3) 全班比赛读。 6、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6、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藤和瓜好,它们

4、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相机指导朗读。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学生汇报。 导学: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 相机指导朗读。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相机指导朗读。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5、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 相机指导朗读。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8、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9、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 10学生交流。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 备课引领人:王雅娜一、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

6、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2、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三、课前准备:1、学生: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2、教师: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

7、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一)学习童谣摇摇船。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谁在摇船?他要摇船去哪儿?他是怎么摇的呢?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6.

8、汇报交流。(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预设一: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学生尝试解答。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预设二: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尝试解答。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二)学习儿

9、歌小刺猬理发。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谁给小刺猬理的发?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4.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6.汇报交流。(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10、?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尝试解答。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预设: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学生尝试解答。导学:你们有

11、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四、作业设计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