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26677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教案--第39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药理学教案-第39章-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案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案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目的要求1. 掌握-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影响抗菌作用的因素以及细菌耐药的机制;2. 掌握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3. 了解头孢菌素的发展概况及各代

2、特点;4. 了解非典型-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化学结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与抗菌作用特点、耐药性、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2)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其作用与应用特点;2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比较的特点,并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的在抗菌谱、耐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特点;3非典型-内酰胺类的特点。讲授重点1. 青霉素G的抗菌谱、抗菌机理、耐药性、临床用途、过敏反应及其防治;2. 各代头孢菌素的在抗菌谱、耐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特点。讲授难点1. 青霉素G的化学结构与抗菌作用、耐药性产生以及药物制剂与半合成的关系;2.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教 材

3、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药理学第6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一节 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1.青霉素类:窄谱、耐酶、广谱、抗铜绿假单胞光谱、革兰银阴性菌 2.头孢菌素类:第一、二、三、四代 3.其他-内酰胺类 4. -内酰胺酶抑制剂 5. -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 二、抗菌作用机制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s) 大分子量(转肽酶、转糖基酶)胞壁合成 小分子量(羧肽酶)细胞分裂、形态维持 三、耐药性机制 1.主要产生水解酶 b-内酰胺酶 2.与药物结合 3.改变PBP s 4.改变膜通透性 5.增加主动外排系统 6.缺乏自溶酶 第二节 青霉素类

4、 一、窄谱青霉素类 青霉素G(penicillin G,苄青霉素) 优点:首选 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水溶液极不稳定,易被破坏。 计量单位U,钠盐1670U1mg, 钾盐1597U1mg 【体内过程】 1.不耐酸,不能PO 2.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骨组织、脓腔液 3.肾小管分泌(丙磺舒) 普鲁卡因青霉素 24h 苄星青霉素 15d 【抗菌作用】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 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和放线菌 杀菌特点: 1.对G+菌作用强,对G-菌作用弱 2.繁殖期杀菌剂 3.不损伤人体细胞,对真菌、病毒无效 【临床用途】

5、 1.G+球菌(心内膜炎)、G-球菌感染(淋球菌感染、脑膜炎):首选 2.螺旋体感染(梅毒)、放线菌病等:首选 3. G+杆菌感染:白喉、破伤风(抗毒素)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主过敏性休克,死亡 预防:(1)详细询问过敏史 (2)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3)做好抢救准备 2.赫氏反应、 3.其他 局部反应、青霉素脑部疼痛、高钾、高钠血症、 青霉素V 耐酸,可口服 二、耐酶青霉素类 甲氧西林 不耐酸耐酶,易产生MRSA 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耐酸、耐酶,作用弱,用于耐酶金葡菌,交叉过敏。 三、广谱青霉素类 耐酸,口服,不耐酶,广谱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四、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羧苄西林

6、不耐酸广谱,尤对G-杆、铜绿 哌拉西林 五、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 美西林、替莫西林 抑菌药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特点:广谱,强,过敏少,酸、酶稳定 分类:分4代 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 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孟多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唑肟 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体内过程】 po耐酸,分布广,肾浓度高 对G-菌作用 1234 对G+菌作用 1234 抗菌谱 1234 酶稳定性 1234 肾毒性 1234 【临床用途】 第一代:呼吸道、尿路、软组织感染 第二代:肺炎、菌血症、胆道尿路感染 第三代:脑膜、肺、骨髓炎、败血症、尿路重感染 第四代:第三代耐药感染 【不良反应】少 过敏反应、胃肠反应、肾毒性、CNS第四节 其他-内酰胺类 一、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二、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同第二代头孢菌素 三、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广谱、耐酶 四、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 G-、耐酶、低毒、分布广第五节 - 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 作用:与-内酰胺类合用增强作用 复方制剂 思考题 1.-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2.天然青霉素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3.各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常用药物; 4.亚胺培南的药理作用特点? 5.常用半合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6.-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