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态规划(精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322682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生态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生态规划(精品)(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前 言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杭州因富庶与清秀而风靡天下,是历代文人雅客以“天堂”争相咏赞的家园。且不说杭州良渚远古先民距今究竟可算多少万年方为确切,仅凭二千二百余年县治的履历与七大古都之一的皇牌,就足以彰显杭州的历史文化。倘若就令人流连的自然景色而言,杭州似因西子而闻名,“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不过,杭州并非仅有一个西湖,君不见,名湖由群山所环抱,层峦叠嶂或显或隐,远近有致,宝塔古刹插于翠竹与奇峰之中,碑刻摩崖存于幽谷与清泉之上,更有数不清的楼台轩榭与园林风物流连于仁智之间,君更见,清漪的富春江,澎湃的钱

2、塘潮,川流迂回奔向东海。“瞻沧津之腾起,观云涛之来征”。古朴钟秀的杭州不曾停止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杭州人冲破“天堂意识”,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纪录,杭州经济连续十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先后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高度集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的共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导向、完

3、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开放带动、环境立市”五大战略的基础上,以务实稳进的姿态主动接轨国际,融入长三角,旨在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2003年7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部署,规划到2010年市区建成生态市,到2015年全面建成生态市。杭州生态市规划的编制,在遵循国家环保总局生

4、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和浙江省浙江省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全面实现“健康、活力、文明、谐美”的杭州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市建设旨在唤起强化经济发展的成本意识与生活质量意识,建立经济-环境高效、环境-社会健康、社会-经济公平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学与人文为双翼,在碧水蓝天中找回人类的清新与宁静,重建“天人合一”的家园与意境,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目标业已确立,规划乃需到位。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

5、杭州实际出发,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二十八项指标为考核标准,将进一步打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提升杭州综合竞争力,勾画一幅更加美好的“大都市、新天堂”画卷。在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下,600万杭州人民将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在十二年内把自己的家园建成生态市,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我们协力同心,用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去开辟新的道路,托起明天的“天堂”。I目 录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1第一节 指导思想1第二节 基本原则1第三节 编制依据2第四节 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3第五节 编制理论、技术与特点3第二章 发展战略4第一节 战略

6、目标与定位4第二节 战略任务5第三章 规划目标6第一节 规划总体目标6第二节 规划阶段目标8第二篇 生态市建设基础第四章 基本概况12第一节 自然特征12第二节 社会经济14第三节 生态环境17第四节 生态市建设的优势和潜力19第五节 生态市建设的劣势和挑战20第三篇 生态功能区划第五章 空间生态构架22第一节 圈层生态空间框架22第二节 生态圈层的功能关系22第六章 生态功能区划23第一节 区划原则24第二节 区划依据25第三节 生态功能分区26第四节 生态功能区特征与定位28第五节 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区32第四篇 重点建设领域及主要任务第七章 发展生态经济37第一节 总则37第二节 生态

7、农业39第三节 生态工业41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旅游45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48第一节 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48第二节 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54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58第四节 生态安全59第九章 生态人居和景观建设61第一节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61第二节 城乡景观保护和建设66第十章 生态文化69第一节 生态文化建设69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70第十一章 重点工程和效益分析71第一节 重点工程71第二节 效益分析75第五篇 能力建设与保障体系第十二章 可持续能力建设76第一节 可持续能力建设目标76第二节 可持续能力建设77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79第一节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79第

8、二节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79第三节 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81第四节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82第五节 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82第六节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83第一篇 总 论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形式。生态市是在市域时空尺度下,技术与自然、社会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发挥,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1条 指导思想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统筹城乡发展、

9、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生态技术与管理为手段,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执法监督的新机制,全面实施杭州“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开放带动、环境立市”五大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明,全面提升杭州市的综合实力,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

10、2条 基本原则l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积极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努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l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l 集约与和谐原则 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重点,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注重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生态过程连续性,构建集约化的生态结构功能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和谐。l 多样性与层次性原则 以生态系统多

11、样性理论为依据,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资产体系、产业产品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l 动力创新与开放合作原则 以人力资源的区域整合为动力,依靠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切实增强杭州生态市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体制和机制活力,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l 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主导,强化监管,发挥政策引导和统一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畅通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第三节 编制依据第3条 编制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12、保护法l 中国21世纪议程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l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l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l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l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l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l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l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l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l 城市绿化条例(1992)l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l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l 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2002)l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l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1998)l 杭州市苕溪水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条例(2001)l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3)l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l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l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l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第四节 规划范围及

14、规划期限第4条 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l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杭州市行政区域,即杭州市八区五县(市)。包括杭州市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l 规划年限规划期限近期至2005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规划的基准年为2002年。第五节 编制理论、技术与特点第5条 编制理论与技术以生态经济管理理论、系统生态学理论、多维生态调控理论等为指导,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为原则,采用生态系统评价技术、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工程等规划技术。第

15、6条 编制特点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杭州主要生态问题及区域长远发展目标,综合运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等手段,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构建富有活力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和多层次社会文化体系,建立区域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市规划编制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区域联动性。第二章 发展战略在生态市建设规划思想统一指导下,制定生态市建设战略目标、把握战略方向、实施战略任务,全面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第一节 战略目标与定位第7条 战略目标以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化进程;以环境立市为基础,建立健康安全的生态支持体系;以工业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