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1640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 -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地课堂。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因生活的介入而更加纷呈,能让教师的教育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词】生活化 特点 理论依据 可操作性 实践 正在实行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

2、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教学的主渠道。而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语言交际过程,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良好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但能让教师的教育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其重要的两个特点 (一)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竭力

3、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把整个教学过程搞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学生在提供的交际的具体场合的一个情景中“模拟交际”,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对话、自由表达、交流思想,把听、说、做、唱、玩、演等活动形式给予有机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保持。这样,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得到充分地运用,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5A Unit7中有一个重点句型I am going to the .为了培养孩子从日常生活出发,主动用英语和他人交流,我是这样设计的: 游戏要求:如果当你遇到和我一样的情境,你要去哪里呢?帮我解决一下这些难题吧!

4、(1)You want to play table tennis .Where are you going?S1:I am going to the sports hall.S2:I am going to the playground.S3:I am going to the table tennis room.(2) You want to read books.Where are you going?S1:I am going to the reading room.S2:I am going to the library.S3:I am going to the study.这个游戏没

5、有固定答案,只是让学生运用语言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进行语言的体验与交流。达到真实、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语言本身是一个抽象(abstract)而无形(not real)的东西,它无法触摸,无法摆弄,但它可以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讲。”(F.G French)。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了丰富的交际活动情境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用。也即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我在教3AUnit7时,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一个“服装表演” Fashion show。游戏目的:巩固本堂课的重点,对句型单词进行操练。并且在这个

6、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懂得欣赏他人。游戏过程:教师先让学生看一段走秀的视频,先自己做示范,再邀请同学们上台走秀- Look at my - Its nice!/ Its smart!- Thank you!注意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学生集体评价。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课本的内容,而且能够根据教师给的情境,自由灵活地发挥出更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这两个特点的实质就是将费时低效变为省时高效。首先,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为本的外语教育价值观。其二,它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

7、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低年级学生只能一味模仿、鹦鹉学舌式地学习英语的旧模式。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提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小学阶段(从67岁到1213岁)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设置各种生活小场景,如自选商场、互访等。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

8、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以此拓展开来,完全适应小学生的心理顺序。 (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不同真实、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与其效果正恰恰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内容。 (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也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六大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进一步归纳就

9、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育家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情去做,而且是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英语之中,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便能成为一名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 三、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了以下四个变化 (一)教学环境的变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丢弃了旧式的传统教学的座位方式,在原有教室中进行了所要的开发与利用。根据不同的言语交际情景的需要,配合上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如实物、图片,幻灯片甚至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室布置成各种真实、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把整个教学过程搞成

10、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 (二)学习动力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生活化的课堂把“要我学”的观念变为“我要学”。而教师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都给予大力地支持与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形式的变化。传统的课堂

11、实行“满堂灌”的教学,不管学生吸收与否,教师都“倾囊相授”。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成了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如把句型教学How much is ? How much are ? 放置于Shopping的情景中;May I speak to , please? 放置于Making a Telephone Call的情景中;These are for you. Happy birthday. 放置于Birthday Party的情景中;Where is the Jinshan Park? 等放置于Asking the Way等语言功能项目的情景中来教学。 (四)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把原有的以“

12、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变化为“学生为中心”,在英语教学中切实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语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四、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其可操作性,教师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以下的实践 (一)发掘不同的材料资源,创设多样化、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In the zoo”时,把教室划分成几个区,分别放

13、上panda, tiger, lion, monkey, bird等动物玩具,这时教室就成了一个大动物园。在学习“In my classroom”的内容时,可以就地取材,把课室里能看到的物品都数出来。在学习“Shopping”时,放上饮料和其他食品或百货,把课室变成商店或快餐店。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进行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

14、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三)如在教4B Unit7”时,最后一个巩固环节。让学生三人(或更多)一组组成小小组,一个扮演售货员,另外学生扮演顾客在KFC购买食物。不断变换的课堂角色,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并积极投身到英语学习中来。操练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他们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也巩固了本课的重难点句型,训练了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和美育。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组成多个小组,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

15、品质,养成相互协作的精神,并且可以把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延伸到课外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我在教3AUnit7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表演对话,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既使学生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整个课堂的主题“善于发现美,欣赏美” 已经在上面提到的Fashion show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预先操练熟练了Fashion show中的句型,所以后来表演得很精彩。于是我在Give a word有了进一步引申。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无形又渗透了德育和美育。 (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唱主角,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可能。教师要使学生不满足于老师所教的有限的句型和单词,从而问老师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说。而老师在回答他们的同时,也尽量指导他们学会通过字典、文曲星、电脑、网络等途径自己查阅新单词、发现新句型,使学生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和创造真实、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把整个教学过程搞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能很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