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谈粮食安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13879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锡文:谈粮食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锡文:谈粮食安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编者所加)陈锡文:谈粮食安全11月22日,教育部社科中心与中国人民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中 国经济论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我院名誉院长陈锡文同志就粮食 安全问题做了主旨发言,现摘编其要点如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我们学院60周年这个日子参加学 校组织的研讨会。就像这次研讨会的题目一样,我想这个题目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全国人民 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我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些情况,谈一点个人 的看法。一、我国粮食形势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永恒课题。因为人多,农业资源少,政府能不能处理

2、好这 件事,依然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党 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指导下,最近十余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比较好的。 很多在座的同志都知道,2003年粮食总产量是8614亿,到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12039亿。 也就是说,年度产量在十年之内提高了 3425亿斤,应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过去十年 的全球粮食增长中,中国是一个非常受人瞩目的国家。这个好的态势,应该说还在继续延续, 今年没有到年底,粮食产量的数字没有出来,基本上可以判断今年仍然是一个增产年。粮食 产量连续十一年增长,在世界上几乎见不到,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之所以我们有这样的

3、粮食安全形势,正像刚才几位老师介绍的情况,还有我们的校友 和唐忠院长在发言时都讲到的:由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的发展,赶不 上需求的增长。因此,这些年来,一方面,国内粮食大量地增长;另外一方面,国外的进口 也在迅猛地增加。去年中国粮食的进口,包括大豆,接近1700亿斤,这个进口量相当于黑龙江和辽宁两 个省的产量。大家知道,黑龙江是产量第一大省,辽宁省也是主产区之一,一个是1200多 亿,一个是1400多亿斤,这个进口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进口最主要的是大豆,去年大豆进 口 6383万吨。很多在座同志都知道,全球一年大豆产量两亿五千万吨,能用于国际贸易的 大豆没有超过一亿吨,其中63

4、83万吨进口到中国来,也就是说全球的大豆65%是中国买的。除了粮食之外,一些其他的最重要的农产品,无非是粮棉油糖奶肉这六大产品,现在 每一样都需要进口。我们去年还进口了 922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了 450万吨棉花,进口了455万吨食糖,此外还进口了 180多万吨乳制品和55万吨牛羊肉,58万吨猪肉。确实作为 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还是要进口这么多农产品。由 此来考虑,我们的粮食安全还是面临着很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本意中也包括着国际贸易,包括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资 源和国际市场,所以进口一些也是正常的。除了大豆、植物油、棉花,其他产品的进

5、口量所 占比重并不算很高。特别是谷物,我们去年8400多万吨的粮食进口中,谷物进口只有1358 万吨,占国家产量的比重2.6%,就这个数量上来讲,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大的危险。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应该看到新的情况正在出现,很多的新情况是我们前所未遇的,因此我们对它的研究, 对他的准备都是不足的,这些问题我觉得都是当前需要大家用心努力研究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价格天花板刚才我点到的农产品不仅在数量上有进口,更重要的是价格上我们大大地高于国际市 场。这对未来的农业整个产业的安全,构成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比如说,刚才我讲到谷物的 价格,基本上比国际市场高15%到30%;比如说大米,现在从越南进

6、口的米,大概在三千三百 块钱一吨到港的完税价格,我们自己同样的米在市场上是三千八到三千九,每一吨米比人家 高出五百到六百块钱,一斤价格就要高出两毛五到三毛;小麦的进口价格大概是在一千八到 两千之间,我们自己的批发价格是两千四。玉米的进口价格原则上不会超过一千八,但是实 际上我们国内的玉米和小麦价格是倒挂的。小麦的批发价格还低一点,玉米的批发价格更高。所以差不多每吨的谷物差价都要在八百到六百块钱的样子,这么一个水平。大豆到港 的进口价格是大概四千块钱,而我们今年对黑龙江提出的目标价格是四千八百块钱,一吨高 出了八百块钱。植物油中的菜籽油,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生菜籽大概是一吨三千七,我们的 临时收入

7、价五千一。棉花进口通常在每吨一万四左右,今年对新疆实行的目标价格是一万九 千八。肉类价格也是这样,肉类价格差不多比人家高出一倍,到岸完税的牛羊肉价格每吨不 会超过三万,现在市场上买到的牛羊肉价格不会低于六万;猪肉的价格,一般来说进口价格 是一万两千块钱一吨,我们自己市场上希望买到的好一点的猪肉大概是不会低于三万块钱一 吨。所以说这个局面表明了中国农业虽然有可能不断增加自己的产量,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 原因造成了我们成本高,效益低,因此在价格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现在需要研究的是这些重要的农产品,所谓的敏感产品,像稻谷、小麦、玉米、棉花 和糖这五个品种有关的关税配额,如果超过了

8、配额以后再进口,当然关税会提起来。从1% 的关税提到40%、50%,甚至是65%。这需要测算一下按照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继续去增产这 些农产品的话,大概到哪一个时间点,我们国内的价格会高于实行配额外关税后的价格,估计大概是五到七年。也就是说五到七年以后,即便是国外的农产品按照WTO规则征收高关税, 进来也比我们便宜,那个时候会构成非常大的威胁,特别是对农业这个产业,对农民的收入。 所以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挑战。第二个大挑战是补贴等政策空间已基本用完农业生产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资收入上涨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的成本在快速上升。 去年有关部门对三种谷物,加上大豆这四样产品进行测算,平均每亩地产值是1

9、039元钱, 净收入是682块钱。这682块钱既包括农民自己的工资,也包括了农民的利润。这个净收益 去年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2.4%。农业的物质成本和服务费用都明显上涨,尤其是服务费用大 概增长了 8%10%,这是非常大的一块增长。对于农民来说,从他自己和自己比,每亩地的 净收益在减少;和外出务工相比,682块钱的纯收入,大概打工五到七天就可以了。所以相 对而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上不来。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当然你要去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 就很大。但是你要想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对农业的价格支撑,难度就非常大了。除 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之外,最主要的我们是WTO的成员,微量支持只有&5%,几个敏

10、感品 种,就是粮食作物、棉花、糖这些最重要的农产品,这类产品的补贴额要和他自身产值挂钩。 我们别的都不算,一年对于粮食的补贴额1700个亿,12000斤的粮食,总产值是多少,一 块两毛五一斤来算的话,总产值大概是15000多亿元,1700亿的补贴大概超过10%了,完成 补贴的空间基本上满了。棉花的补贴,如果今年目标价格19800元,和国际市场价格差五千 块钱以上由政府来补贴的话,一万四补五千,你算算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补贴的政策。 我也知道美国的一些棉商和企业正在策划着向WTO提出我们棉花补贴超额的问题。所以,对于农民来说觉得价格低,对消费者来说又担心价格高,对政府来说受WTO规 则的限制

11、,在政策的空间上越来越有限,这是第二个看法。我讲的第一个国际市场的价格, 某种程度对国内价格形成的天花板,天花板在不断地压下来,而我们国内生产成本是一个地 板,地板在不断地上升,我们在其中用农业政策的空间在逐步缩小。第三个大挑战是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第三个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为了保障吃饭,为了追求产量,对农业的生态环境造成了 很大破坏,刚才几位老师也提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应该说农业的成就不小,但是生态环 境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我们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一年使用的化肥折成存量是800万吨, 去年同样的环境已经达到了 5900万吨,你想还是这么多地,投入的化肥增长这么多,这个 地怎么好得了?每年使用的

12、农药,基本上这几年在180万吨左右。农业部门测算的结果,真 正用于作物防病防害的也就是30%,其他的70%都喷洒到地上,挥发到空中了,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第三个是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人家称之为白色革命,确实对北方地区,高旱地 区作物生长,延长生长期有积极的作用,每年使用的420万吨薄膜,能够回收的不到140 万吨,每年有1000万吨薄膜的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大家知道中重度污染的重金属,中重度 污染的耕地面积是5000万,造成严重地下水漏斗的全国是22万平方公里。这种生态环境如 果持续下去,那么眼前可能还能过,但是路会越走越糟。第四个挑战是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我说这三大挑战我们已经无可避免

13、。必须直面这样的挑战,努力去攻克这些难题。还有一条是从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农民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大家知道,我们大 概按照年龄1665岁劳动年龄计算,去年农村整个劳动年龄人口有五亿九千万人,其中真 正从事生产劳动的大概是五亿四千万人,现在已经有两亿七千三百万人不从事农业生产了, 在农业生产中从事直接的劳动大概两亿四千万人,几乎每一个家庭的收入都是多元化的。这 种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对于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成员的收入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政 府制定政策来说难度非常大。比如说,我们为了支持粮食生产就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但是每一个家庭的收入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这个构成决定了对粮食生产越

14、来越不利。去年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8896元,大概是一个什么结构呢?去年(2013)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第 一次出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去年在8896块钱的人均收入中,农民的 工资性收入达到了 45.3%,而家庭经营收入只占42.6%。这是第一次家庭经营收入比不过工 资性收入,所以你也可以看出来,未来农民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去追求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但是,第二个重大标志性的变化是,去年是第一次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 占纯收入的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去年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只占24.6%。大家都知道,我们 所有的政策,尤其是对待粮食的政策,补贴也好,价格支持也好,现在你面对的局面是

15、只对 农民收入中的不到四分之一的那一块在使劲。那么说句实在话,对普通农民来说,这点劲你 用上面他可能看不上眼,他更多的收入不在这。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增长从高速进入了新高速,经济发展进入 了新常态之后,有一些情况需要我们做长期的观察。比如说早的时候,30年前,邓小平同 志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包括我在内,我们做研究,当时认为中国农民找到一条增长收入的 道路了。结果十年之后到90年代中期,原来意义上的乡镇企业,几乎已经全军覆没,不复 存在,但是农民的收入还在增加。我想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现在第一位农民收入从占比看, 最高的是工资性收入,因此农村劳动力会大量不断的转移,这个情况目

16、前也在起变化,农村 劳动力向非农业向城镇的转移,规模还在增加,但是每年增长的幅度,明显的缩小。 2001 年的时候,农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增加5.4%,到2011年这个增幅就降到 4.4%, 2012 年降到 2.9, 2013 年降到 2.4,今年前九个月,外出农民工数量的增幅只有 1%,估计全年会退到1%以下。上半年增加1.8%,前九个月只增长1%,所以这个速度看起来 到年内还会下。如果说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外部的收入有所减少,而农业内部的收入难以增 长,农民增收会陷入一个巨大的困境。三、下一步改革举措说来说去,粮食增产也好,国家粮食安全也好,离开了农民的积极性,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现在要从最根本的方面研究一些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如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大措施。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在这个文件中一共提出了 336项 具体的改革措施。我们捋了一下,其中大约有50项左右是直接和三农有关的,大约15%是 和三农有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