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116573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隆回二中高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6页,有七大题,答卷4页,共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本卷命题教师:hshh 第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一、 基础知识(36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纶巾(gun) 暴霜露(p) 否泰如天地(p)B、踟蹰(ch) 天姥山(m) 留待作遗施(y)C、愆期(qin) 硿硿焉(kng) 委身贾人妇(g)D、隰

2、泮(pn) 虾蟆陵(h) 至莫夜月明(m)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纤纤素手 洞天石扉 信誓旦旦 美人之怡B、封狼居胥 轻拢慢捻 夙兴夜寐 其黄而殒C、雕栏玉砌 中流坻柱 搔首踟蹰 正襟危坐D、豆蔻年华 葳蕤生光 蹑履相迎 视同仇雠3、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 暝:晚 将子无怒 将:愿、请B、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 爱而不见 见:看见C、否泰如天地 否:坏运气 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D、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 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不忍回头看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

3、真快。B、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味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C、迢迢牵牛星五句十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D、这是什么果子?没见过。咬一口,索然无味,扔掉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或歧义,句意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金秋十月,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隆回二中校友助学会”成立大会。B、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C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D、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是杰出代表。6、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终日/不成章,泣涕

4、/零如雨 B、久在/藩笼里,复得/返自然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B、屈原,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春秋末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C、我国文艺史上,有“诗书”之说,“诗”指诗经,“书”指论语。D、“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司马光、王安石八位散文大家。阅读下面诗经.邶风.静女这首古诗,

5、回答文后问题。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8、下列对所选诗段有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 姝:通“殊”不同 B、说怿女美 说:通“悦”C、自牧归荑 归:回来 D、洵美且异 洵:询问9、下列各项对有关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娴静的少女真美丽。B、俟我于城隅:在城之角楼等待我。C、贻我彤管:送给我红色的管乐器。D、匪女之为美:不是这个女子仅有外表美。10、对这首古诗的鉴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语言生动,抒情浓郁,但缺乏细节描写,显得做作不真实。

6、B、全诗以第一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C、全诗人、物、情融合巧妙,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D、诗歌采用重章复唱,运用了“直陈其事”的手法,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1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南音函胡,北音清越 B、至莫夜月明C、汝识之乎 D、与尔三矢12、下列句子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相同的一句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5分)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7、,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3.选出对文句中加点的字词读音和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无物以相远 何可胜道也哉A. 互相帮助 胜过B. 帮助 极力赞美C.,帮助 完全D. 互相帮助 极力赞美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

8、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5下列句中 “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6.选出文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17.作者在第2段第一句中所“悲”(感叹)的内容是哪一项?( )A、古书之不存B.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后世

9、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D.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第卷(共99分)三、默写和翻译(12分)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4)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留别) (5)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6)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1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翻译: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翻译: 四、

10、诗词鉴赏。(6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画眉鸟 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20、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分)21、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22、从诗中能领悟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23题(4分)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释:1窃,私下,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3矫,假传君命。23、翻译下列

11、句子(4分)(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2)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7分)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12、。明余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制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言;而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

13、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它除可供文人案头欣赏外,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词演唱时的听众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市井中人,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当然,除字句易于听懂而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冶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

14、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即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案头文学恰如词在宋以后的遭遇那样。柳永鹤冲天词写男女惜别之情:“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永遇乐词歇拍写无奈之情:“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悲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悲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其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永遇乐)的抒怀,皆可为证。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