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验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0891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验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验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山东省沂水县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报告山东省沂水县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属2006年度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沂水县水土保持局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单位。项目经过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上报和获批、工程施工、工程质量评定及自查验收等多个环节,历时1年,按计划完成了全部治理任务。2008年6月,沂水县水土保持局组织自查验收小组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验收,现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如下。1、工程概况1.1治理前项目区概况自然概况:桃峪小流域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一级支流王庄河上游,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沂水县夏蔚镇境内,流域面积13.77km2,海拔在260640m之间,

2、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土壤以石灰岩母质的褐土为主,兼有少量火成岩母质的棕壤土。土地以农用地为主,农、林、其它用地比例为49.0:18.4:32.6。社会经济情况:区域内辖上桃峪、下桃峪、双山、葛沟、王庄5个行政村,农村人口6100人,人均土地为0.23hm2,人均耕地0.11hm2,人均基本农田0.026hm2,人均林地0.05hm2(含蔬林地)。农村各业总产值为2251万元,人均年收入2407元。水土流失状况:受降水、地质、地貌、土壤等综合性自然因素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影响,该区土壤侵蚀模数3195t/km2.a,属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强度侵蚀区。区内水土流失面积10.

3、5km2,其中I-V级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327hm2、151hm2、525hm2、345hm2、29hm2, II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723hm2,占68.9%。1.2工程建设内容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地表径流调控和水资源连续利用等为重点内容进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3km2,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坡改梯、梯田整修工程461hm2,地埂栽植黄花、花椒等经济作物13万株。营造水保林72hm2。封禁治理270hm2。新建谷坊10座、堰坝3座、蓄水池4个。1.3初步设计的编制及审批情况初步设计编报:根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山东省水利厅的

4、要求,我局于2005年8月初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对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中,我局组织工程设计人员会同编制单位人员及工程所在乡镇、村组的相关干部和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和规划,统一思想,精心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治理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安排工程内容。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编制完成了该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的正式文本并逐级上报,在省水利厅初审和淮委专家的复审后,于当年9月完成了该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的修订文本并报批。项目审批情况:2006年11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批复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同意初设报告的内容,并要求严格按照批

5、复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工程标准组织施工。2006年12月山东省发改委、水利厅以鲁发改投资20061355号文转发国家2006年治淮骨干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核定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50万元。2007年1月25日,临沂市发改委、水利局关于转发国家安排我市2006年治淮骨干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临发改投资200715号),要求我县抓紧落实并组织实施,严格基建程序,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确保工程任务如期完成。2 工程完成情况2.1批复内容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批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3km2:建设水平面梯田461hm2,栽植地埂保护

6、植物13万株。营造水保林72hm2。封禁治理270hm2。新建谷坊10座、堰坝3座、蓄水池4个,工程投资269.3万元。2.2 完成情况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于2006年10月开工,经过为期一年的建设,完成批复的全部治理任务,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3km2,其中:建设水平梯田461hm2,其中实施坡改梯303hm2,梯田整修158hm2;栽植黄花等地堰保护植物13万株;挖排水沟1.2km。营造水保林72hm2,其中侧柏林45hm2;黑松林27hm2;共栽植侧柏14.8万株 ,黑松8.99万株。实施封禁治理270hm2。新建谷坊10座、堰坝3座、蓄水池4个,共完成土方35.9万m2,石方0.5

7、6万m2,投入工日2.87万个,机械台班1209个,投入资金269.44万元(中央资金5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219.44万元)。2.3 工程建设质量1、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基建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和县级报账制,按进度分阶段验收。每期工程竣工后,实行县镇两级验收制。按照治理措施落实专业施工队伍,严格按小流域的单项工程设计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制定整体实施方案,采取灵活有效的施工方式,实行统一放样、统一标准、统一施工,落实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对施工质量进行层层控制与把关。首先夏蔚镇组织成立了桃峪小流域施

8、工初验小组,负责单项工程施工检查和验收。以蓄水池建设为例,在施工前先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原材料强度试验和水泥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出具试验报告,把不合格的材料堵回去,配比不合格的水泥砂浆不得用于工程施工,最后由施工单位签收原材料;在施工期间,由施工质检人员随时抽检,工程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查报请镇初验小组进行初验,初验合格报请水土保持局复验,由水保局组织复验,经统一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在单项工程验收单上签字认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按合同规定兑付工程款。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责令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返工处理,直到验收合格后方可签证,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及治理效果,形成了完整有效的水土保持

9、防护体系,即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2、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桃峪小流域工程项目桃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共划分为6个单位工程、9个分部工程,120个单元工程。单位工程分别为基本农田、整地工程、造林工程、封禁治理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坡面水系工程。分部工程分别为水平梯田、鱼鳞坑整地、乔木林、灌木林、封禁治理、堰坝、谷坊、蓄水池、排水沟。其中基本农田工程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1个分部工程,49个单元工程;整地工程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1个分部工程,5个单元工程;造林工程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2个分部工程,21个单元工程;封禁治理工程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1个分部工程,14个单元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划分为

10、1个单位工程,2个分部工程,13个单元工程;坡面水系工程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2个分部工程,18个单元工程。该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质量经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淮河流域分站的评定,其结果为:120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60个单元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优良率为50.0% ;9个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达到优良等级,优良率为66.7% ;6个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4个单位工程达到优良等级,优良率66.7%。桃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工程。详见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淮河流域分站)。2.4工程效益1、生态效益

11、首先,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有效水源,减少土壤流失,从而为农业及林果业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经计算,流域内年可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为53.3万m3,蓄水效益38.3%,扩大灌溉面积198hm2;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195T/km2.a降为1322T/km2.a,减少土壤流失量2.58万吨,减沙效益达71.2%。其次,增加林草覆盖面积,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改良。治理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4.84%,同时提高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有效改善区间小气候,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生物圈环节和内容。第三,减轻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对下游河道等水利设施的不利影响。首先,通过减

12、沙保水避免了土地砂化和石化,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减轻了洪水、泥沙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或淤积造成的危害,降低了由于干旱所造成的农业减产损失。2、经济效益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 1995)和当地实际计算,综合治理后年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78.03万元。其中:梯田工程及建设小型蓄水工程粮食增产效益150.63万元,水保林木材增产效益16.92万元,地堰开发增加效益0.87万元,封禁治理增加饲草等产生经济效益9.6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407元/人提高到2697元/人,提高12.5%。随着治理措施的逐步完善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

13、经济收入的效果将更加明显。社会效益:首先,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有6136人受益,490人脱贫,土地利用率达到93.25%,单位面积产出增长率25.3%,其次,有力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环境容量,促进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在流域治理的带动下,区内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大樱桃种植业得以迅速发展,两年来新发展大樱桃园150hm2,建立起大樱桃科技示范园3处,进入盛果期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800万元/年,近两年流域内王庄村和下桃峪村共发展成立了大樱桃合作社3个,效益日益突显。第三,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区内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蒙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

14、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第四,有力地辐射、影响、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3 项目管理3.1工程建设管理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首先,县水土保持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二是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三是成立夏蔚镇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施工管理。同时通过各级落实工程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2、明确分工,责任到位,落实“三制”首先,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成立了以水保局局长为核心,技术、财务人员为成员的工程项目部,本着“高效、务实”原则进行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全过程控制,有力地保

15、证了工程建设成效,并负责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其次,项目所在地于工程实施前,组织召开了收益村等单位参加的小流域治理转向会议,明确各受益村应承担的治理范围和治理任务。第三,落实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梯田修建、水保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土方工程需要机械施工的一律通过招标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其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一律由水利站负责;苗木由林业站负责购买;人工土方、林草栽植等工程由各村通过“一事一议”专题会解决,经任务明确到组、划分到户。所有土方和建筑物工程由水利站负责技术指导,林草工程由林业站负责技术指导。第四,实施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单位与夏蔚镇人民政府签定委托施工建设合同,夏蔚镇人民政府与施工单位签定施

16、工合同,层层落实施工目标责任制。同时,每期工程按合同完成并由水保局验收合格后,才拨付建设资金。3、明确计划,分期实施项目所在地夏蔚镇根据县水保局关于淮委2006年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治理工程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期实施。治理工程分四期完成:第一期2006年10月至12月,完成整修梯田461公顷;第二期2007年1月至3月,修建谷坊10座;第三期4月至6月,修建堰坝3座、蓄水池1个,营造水保林72公顷,实施封禁治理270公顷;第四期8月至9月,修建蓄水池3个,并进行工程检查、扫尾。3.2预防监督工程实施前,预防监督工作就已经开始。在流域内进行广泛宣传,禁止乱砍乱伐,乱垦乱挖,散牧开垦,实行圈养,定点放牧,对流域内所有25度以上的陡坡地一律按县政府“禁垦”公告,实行退耕还林,禁止开垦,实行封育,并立牌公告,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于人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