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07730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犄(j)角甄(zhn)别嗥叫(o)按捺不住(n)B . 灰烬(jn)恣(z)意 诳(kun)语 妄自菲薄(fi)C . 悄然(qio)戕(qin)害 摭拾(zh)引吭(hn)高歌D . 桑梓(z)搭讪(shn) 屏窒(pn)入不敷出(f)2. (2分)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B . 按照词的风

2、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C .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D . 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3. (2分) 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A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B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C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D . “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4. (2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张飞挺矛立马于长坂桥接应。曹军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股栗。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曹操颇有退心。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操回马而走。B .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4、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C . 刘备引兵再攻雒城。为张任所败,幸为张飞所救。诸葛亮定计捉住了张任。马超引羌兵来攻冀城,刺史韦康欲降,参军杨阜苦谏。韦康不听,投降后被杀。马超认为杨阜守义,复用杨阜为参军。杨阜暗中借来救兵,大破马超。D . 张鲁派马超援救刘璋,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斗得难分难解,孔明使用反间计,迫使马超归降了刘备。马超利用援军这种特殊身份,骗刘璋打开城门,随及迫使刘璋投降。刘备率军进入成都,百姓张灯结彩,夹道欢迎。刘备占领了西川。5. (2分) 阅读蜀道难第一段,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

5、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B .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C . 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D . 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二、 诗歌鉴赏 (共4题;共34分)6. (10分) 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

6、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 对下列句

7、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凋谢。B .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C . 砯崖转石万壑雷转:转动。D .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B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比。C . 其险也如此其:加强语气,无义。D .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3) 下列解释,适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 “问君西游何时还”,“君”实指唐明皇,非泛然而言。B . “畏途巉岩不可攀”,言忠臣义士虽欲从国君于难,但道路险阻,不可以猝然攀附也。C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8、天”,复申之,言其险之极,一言之不足,再言之也。D . “连峰去天不盈尺”至段末,尽言蜀道险难之状,疏远之臣若李白者,虽欲从君于难,又胡为而能来也?(4)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道之难之,的。B . 开国何茫然茫然,迷惘的样子。C .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D . 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因为。(5) 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B .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C . 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

9、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D . 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7.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 , 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

10、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

11、表达赞誉之情。B .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 .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 .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2) 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9. (7分) (2019高二上鹤岗开学考)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 , 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注释】高兴亭

12、:亭名,在南郑(南宋抗金前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的金占领区长安南山。此时陆游在南郑担任军务。灞桥:与后文“曲江”同在长安境内,为唐代长安名胜。(1)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两句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凸显了边地雄浑、悲壮的景致特征。B . “应待人来”中“应”字特别强调了肯定的语气,全句虽未直接点明战争战事,但词人坚定的信念却溢于言表。C . 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可以看出这首词表现出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 . 词人月夜登高望远,内心的激情奔腾激荡,借所见所闻写出心中的忧思,突显了陆游诗歌的现

13、实主义风格。(2) 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是运用哪些手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10. (8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_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勛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瓏。文瓘以疑请,勣日:“子无为嫌。若某,忧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_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

14、,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戴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盾宴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_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_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 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帑盾: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佗:他。(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兄_孝友闻_极推引逸_富以康无使劳_生怨A . 以故而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