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06811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大班心理健康教案【篇一: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洋葱头的故事 协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她人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乎她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她人在排斥她或批评她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开展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目的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措施排解不良情绪,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互相获得协助。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己积极感受,学会体现自己的长处,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发明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合法需要,不要以简朴,粗暴,严肃

2、的态度来看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足体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边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足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健康的心境。 教师重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测,并采用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在组织本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体现都能用“肯定”或“表达同感”的方式予以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足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人们都不肯和它做朋友,

3、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角色,后来有一只老鼠闯入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通过自己想措施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快乐。活动中还隐藏着一条隐性线索,引导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逐级递进,教师引用了par 的“发明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以及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 a发现困惑: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洋葱头为什么哭?”引题。(温斯坦:考虑多种也许的反映) b 发现问题:通过迁移,发现问题“你在什么状况下会气愤?”(温斯坦:理解自己的特性)c发现设想:针对问题,摸索可行的对策或设想“你有无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措施?”。活动中教师也让幼儿来反复充足体现自己的本领,从而建立自信。(马洛斯:不断

4、实现浅能,智能和天资) d发现事实:讲到老鼠的浮现。 e发现解答:讨论“用什么措施可以赶走讨厌的老鼠呢?”(温斯坦:衡量也许产生的后果)为洋葱头想措施。 f实行反映:洋葱头自己想到好措施,通过自己 的努力赶走老鼠。(让幼儿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活动最后,教师让幼儿通过记录图表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长处,进一步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将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目的: 1尝试用恰当的措施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2把握故事主题,懂得每个人均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和她人。 以上两个目的都是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慢慢成熟,能懂得初步的自我欣赏。故事情节的创设,教师的

5、提问引导,充足让幼儿发挥其长处,并懂得欣赏,以达到以上目的。 (三)重难点突破: 重点:在气愤时尝试用恰当的措施排解不良的情绪。 难点:学会自我欣赏,懂得每个人均有长处。 难点解决: 1通过故事的欣赏,懂得每个人均有自己的长处。 2每个人都敢于想措施来协助洋葱头,并能获得肯定。 3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规定幼儿充足体现自我。 (四)活动对象:本次活动设计合适大班幼儿。 (五)材料的准备: 图片,登记表 (六)活动流程: 1、设疑引题: 教师:厨房里住着一只洋葱头,它在厨房里走来走去,还一边跺着脚,一边气愤地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提问:“洋葱头为什么这样气愤?” “你在什么状况下会气愤?”“用什么

6、措施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 设立疑问,让幼儿和快地进入故事情节中,体验洋葱头气愤的因素。接着又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以自己气愤的角度融入故事中,产生不良情绪。 2、欣赏故事 教师:洋葱头设法把自己变成一只香喷喷的奶油蛋糕,骗老鼠吃,把老鼠辣坏了,再也不敢来了。洋葱头到后来才懂得,本来自己尚有这样厉害的本领,目前其她的蔬菜再也不会笑它长得难看,味道不好闻了。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洋葱头的成功,会引起幼儿的共鸣,孩子们会为随着洋葱头的情绪由失落自悲到逐渐产生自信,到自我能力的肯定,自信心不断地建立并通过自己的长处战胜了老鼠的过程描写,重要的是心理变化的细腻体现,使幼儿也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

7、验。 3、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的本领,并用图表的记录法拉记录班上每位幼儿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充足地对幼儿的能力进行了肯定,最重要的是体现了活动的普遍性,让孩子们能觉得这是很一般的事,其实我们真的很能干。培养了幼儿积极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师的多次肯定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态度。从中懂得了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绪,活动快乐,自信的体验。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作为一种幼儿心理辅导活动,其目的在于协助幼儿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措施,已经协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教师观测到在每个班总有一部分孩

8、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信心局限性的目前,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幼儿不懂得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懂得如何自我欣赏,固然就更不辉懂得如何欣赏她人了。因此,当故事讲到老鼠浮现了,人们都不懂得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诸多孩子体现出来的胆怯、惊恐,都体现了幼儿的内心真实的反映。但当洋葱头战胜老鼠是,孩子们也就恍然大悟,本来它尚有这个本领啊!之后教师很自然地过度到幼儿自身,其实,每个小朋友均有自己的长处,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幼儿已经懂得自己长处的幼儿,教师则是引导她去发现并懂得欣赏她人的长处,这样就有运用协助幼儿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 但在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帮洋葱头想如何对付老鼠的措施时,提问的要仔细

9、设计,要引导幼儿用巧妙的措施将老鼠赶走,而不是只图将老鼠杀死。【篇二: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我爱你 设计思路: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妈妈百般庇护,悉心照顾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徐徐的,连她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固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的: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体现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措施大胆体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

10、乐情感。 3、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关怀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种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她们的心情会如何?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种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如何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

11、册” 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均有爸爸妈妈,她们每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 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 你看到的小朋友是如何爱爸爸妈妈的? 2、 2、在平常生活中,你是如何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诸多诸多,为了体现对她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平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体现对家人的爱。 熊来啦 动目的: 1

12、、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快乐。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克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映的敏捷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忽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立情境,观测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教师扮成熊,听到主班教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刚的措施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浮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措施,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简介自己的措施: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熊的习性: “

13、熊”简介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措施,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浮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

14、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成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她。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2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跳皮筋 计意图: 跳皮筋是国内老式的民间体育游戏,把皮筋游戏和民间童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正好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我园每星期五讲杭州话这个特色,活动中幼儿要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连开花,提高幼儿对讲家

15、乡话的爱好。结合我园的民间特色,所设计了这节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自由摸索并能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措施,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摸索精神。我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自由摸索,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措施。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爱好, 体验合伙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种。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 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措施。 1 引导幼儿尝试摸索跳皮筋的基本措施。 今天余教师带来了某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 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 幼儿围成圆圈, 单脚撑皮筋, 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