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06646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展示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展示台部分。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爱”,课文讲述的都是有关爱的故事,本单元还有一个本单元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爱并能够表达爱。语文园地中展示台部分是综合性学习的汇报交流,旨在锻炼表达能力,并感受父母的爱,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书中展示台部分呈现的是学生作交流展示,表达自己如何报答对父母的爱。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单单是交流表达还不能够,应该借此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广度进行拓展,学会一定的语文写作技能,加深语文学习的深度。所以,在此次教学中,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一节为妈妈写诗的课,让学生感知诗歌的形式以及初步学会写诗的技能。希望通过

2、此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到一种诗意的、浪漫的方式来表达爱,为学习写作奠定了基础,对写作产生兴趣。写诗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我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定于感知诗歌,初步学会如何写诗。当然表达交流能力、朗读能力也不能忽略。围绕此目标,结合学校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包括猜猜她是谁、回顾本单元课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结果汇报交流。第二部分出示课题,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包括出示“她是谁”这一首诗歌,教师配乐朗诵;展示其他诗歌,学生配乐诵读;读完后,交流感受。第三部分启发如何写诗,新授写诗秘诀。包括引出写诗秘诀抒发感情;利用双面胶和黄色粉笔、一大

3、一小两个苹果,让学生想象力发散。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小草的妈妈是什么,进行小练笔。通过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写诗秘诀发挥想象;学习完之后,发挥想象,妈妈的爱像什么,为妈妈写诗。引导写诗秘诀留心观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妈妈写一首诗。第四部分总结回顾、巩固所学。学生学到了什么,在课堂最后进行回顾总结,加深印象。布置任务,用我们学到的三个秘诀,写一首小诗,读给妈妈听。在实际教学中,基本按照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简单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教师应该多家训练,把握教学时间。开始预设时,担心时间不够,在引导学生学习“发挥想象”这一环节,可能会耽误很长时间。在实

4、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时间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把控的,在第一部分学生展示交流时,我加快脚步,争取在此环节压缩时间,学生展示交流时没有让太多同学展示,因为展示交流不是此次课的重点,学生已经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实回馈父母的爱的目的基本达到。正式因为在这一环节节约了时间,此次课才能顺利进行。我觉得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预设每一环节会需要多少时间,会发生什么情况,发生情况之后如何应对。准备充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应对各种问题。教师的鼓励性手段应该丰富多样。在预设本节课时,我提醒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手段使学生进步的一剂良药。但是在实际的过

5、程中,我运用的鼓励方式还是少,本打算在学生说的精彩的地方奖励爱心奖贴,但在实际教学中,忘记要奖励,在最后小组合作时,给了每组一些奖励。如果在前面教学环节应用此手段,教学效果应该更好。而且本节课,我的鼓励性语言还是太少,有些孩子在说出了一些新奇的点或者有很棒的句子时候,我没有及时用语言激励他们,从一个孩子的表现中能看出激励语言是多么重要。一个平时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他回答问题后,我鼓励他了,后面回答问题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不应该吝啬鼓励性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多加强这一方面。 通过上课,我发现在备课时预设的教学环节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写诗三个秘诀如何呈现,如何自然的引发出来还是不够

6、好。比如“留心观察”这一因素,本来是打算在“发挥想象”这一环节渗透,因为发挥想象需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其实就是需要留心事物的特点才是,在教学中,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提了一些,如果能够再渗透深一些,后面留心观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教学过程会更加自然流畅。在引导“发挥想象”这里,其实启发学生想象的手段可以再丰富一些,我只是利用实物,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课后,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利用图片呢,把图片遮挡一部分,让学生想象,或者出示某种抽象的事物,让学生想象。这样教学形式会丰富一些。这一点在备课、上课时是没有注意到的。 本堂课某些环节教师语言太多,学生展示的力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引导,使陌生难懂的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堂氛围应该是欢乐融洽,所以一些教学环节设计得尽量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学生有兴趣、愿意学,在玩中学。在课堂后面,基本上学生占据主动地位,积极性很高,我想这得益于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有趣、合理。但是在引导如何让写诗这一环节上,教师语言太多,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课后我反思,是不是能换种教学手段来展示这一部分,但是更好的办法还没有想到,所以我也认识到,教师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多观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