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05630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docx(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 我们读不同的诗要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欣赏。有的诗是以一字一句见长的,它的好处在于其中有某个字或某一句写的特别好,可以使全文的意境都鲜活,明朗起来,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在分析古文时要抓住“诗眼”、“句眼”,在这方面下功夫,反复推敲。以前一直认为写好古体诗、近体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运用一些华彩艳丽的辞藻,在一首诗中出现一两句让人眼前一闪的亮点。看了部分讲稿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真正的好诗其实是浑然天成的,根本就看不出其中哪一个字是“眼”,对这样的好诗。要掌握它真正的精神、感情和生命之所在,而不要摘取一字一句去分析它的好处。 古诗十九首就是浑然一体的绝

2、世佳品,所以在研读这部作品时不必特别注意个别词句的特定含义,古诗十九首的另一个特点是引人产生自由联想叶嘉莹经常说凡是真正的好诗都有一种感发作用,富有一种干法的力量,因此这种诗都是含蕴丰美的,具有多种亮相的可能,但由于读者的性格不同、造诣不同、学问不同,修养不同、读诗时所得的感受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诗十九首涉及的是人类的感情而且是人类最基本得感情: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生离死别的经历,每一个人都会因无知或精神上的不满足而感到失意;每一个人都对人生的无常怀有恐惧和忧虑之心。而古诗十九首就是围绕这三种基本感情来回转圈子的,但是他们的感情并

3、不是直接跃然纸上的,他们的感情都是含义幽微,委婉多姿的。所以他对读者的感动都是事实而且是多方面的,并且对同一首诗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通过阅读给她注入生命的力量,赋予他们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叶嘉莹认为真正的好诗应该富有一种感发力量的原因.如东城高且长,她在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然而真正的作者在构思这部作品时想的有那么全面的吗.他会将自己的感情分析的那么透彻吗。我想未必吧.所以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我们不应只读一遍,而要反复的阅读朗诵,从每次的阅读中体会出不同的情感和人生,叶嘉莹在她的另一本书中也写到在她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纳兰性德词对他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不同的

4、甚至是全新的见解和感悟。 之前阅读古诗十九首感觉它只是描写人类情感,抒发情思的一部作品集,看过叶嘉莹评古诗十九首时菜发现原来他不仅仅在于感情的真挚,他们真正的好处还在于提出了人生总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你处于某种人生的困惑时,你该怎么办的问题,每个人都难免有软弱的时候或绝望的时候。每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内心都会产生很多困惑和挣扎。而这些问题不是直接提出来的,而是用很委婉的姿态很幽微的笔法来引起读者的感动和联想。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提出颂其诗,读其书,须知其人的观点,而叶嘉莹在指出古诗十九首很难确定它的确切的作者时,提醒我们不确定作品的作者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因为我们不知道作者是何人,我们的思维

5、才不会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不用特别的考虑作者所处具体的时代,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悲还是喜,虽然我们的思维不能随意的遨游于宇宙之间,但至少可以放宽我们的想象,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联想。叶嘉莹在她的讲稿中反复的强调联想的作用,不断的开发诗歌的潜能。如讲解行行重行行时,叶嘉莹主张不要对诗歌中的“与君离别意”做求甚解这一道工序,因为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两人都是身处两地,而且是越行越远的两个人,虽然文中叶嘉莹更倾向于“生别”这种解释,但在其后又指出两中解释都是可以的,因为这首诗的特点的就是在语言上给读者提供多方面解释的可能性,用自己的直觉读,也许可以感受到两者的同时存在。行行重行行可以在语言上推求多方面的联

6、想,而西北有高楼则不同,它的特点是在神蕴上引起读者的联想。诗歌的前两句就给读者一种高俊寒冷,磅礴高大的气势,将人引进一种脱离世俗的高寒境地。而“音响一何悲”、“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却让人想到了好处不胜寒的孤独与寂寞.欣赏一首诗歌时,我通常会寻找诗中的主人公,从他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和感情,诗中那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其高飞”自然让我联想到一个歌者、一个听者,互为知音,愿高空齐飞,实现共同的抱负与志向。而叶嘉莹在讲稿中给我们呈现了另外一种,更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解释:其实诗中的主人公仅有一人而已,因为楼中的那个女子只是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而所有那些建筑

7、的雄伟、声音的美好。中曲的徘徊都是作者自己的描写,写的是他内心之中的境界,作者用这些形象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气氛对知音、知己的渴求,从而提供一种追求向往的象喻的联想. 第二篇: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我特别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我们讲述词之演变,作者的文化背景使得她的讲述很顺畅。在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使用西方的理论来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方法很特别又非常容易理解.另一个是叶先生在为你讲述某一首词中的一个意象时她会引出这个意象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然后非常客观分析在这里应该是哪一

8、个。引诗词以证诗词,也是叶先生的拿手讲法。这种讲法,不但让读者更容易识别一些中国诗词传统里的符码,比如“蛾眉的含义。更容易在举一反三中,帮助读者握住中国诗词、语言文字的传承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很本土的美感,与现代诗和西方翻译来的诗歌都不一样。跟文言文比起来又少了一些死板与匠气,更加自由与写意.词在古代本身又是可以唱出来的歌词,它本身就会跟音乐有一定的联系;另一个方面来说,它的表现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些画面和曲调,我们也能联想到一些之前接触过的音乐美术作品,会帮助我们解读诗词中的意蕴。这样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

9、而言应该是一种不必刻意的去学,我们与古诗词天然有着共通的地方。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下生活,当文化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够打通诗词与个人的内心,就会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这种感受会在你接触越来越多的诗词之后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讲求厚积薄发。从最开始接触文言文,古诗词,我是到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之后才开始细细品味古诗词。在读到了足够多的古诗词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诗词的解读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能摸准这其中的脉络。看过了叶先生的解读,真正认识到要想把古诗词讲的这样透彻婉转动情,还是需要多年的修炼。 在第二讲中,叶先生提到“我觉得我们有时在讲到文学的时候,常常是先立定一个框架,然后

10、把这些作品放到框架里去批评.这真的是很现实的现象,之前有一段时间为了做诗词赏析而去赏析,为了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我自己尝试着总结出一套应对的规则,但发现这套规则对应的仅仅是题目,离开题目再去赏析文字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僵硬的怪圈,并不能真正理解词的意境。所以,做这样的研究应该是从源流开始。从文字本身出发,从词本身出发,任何的方法其实都可以赏析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理解各个意象所代表的意义。 同样是在第二讲,叶先生用西方符号学的理论来解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婉约含蓄是中国人说话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尤其喜欢这样的表现方法。温庭筠的词总是用很多的意象去代指一种气氛,一种感受。不直接的点破,而是用引起联想的方式

11、来表达。而在西方理论中,每一个意象其实都是一个语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些语码有不一样的意义。而他的词好也就好在,他对这样的语码的运用非常到位。一首看起来写女子梳妆的词表现的其实是展现了作者个人在政治上的怀才不遇.叶先生用这样的理论教我们怎么样去欣赏词,而不是仅仅是解释理解,而是把词放进一个文化谱系里,让我们可以在我们平日里接触到的文化中寻找词的坐标。在一个文化语境里去解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体味每一首词究竟是好在哪里,从源头去理解词人为什么使用这个意向,这个意象在这里代表的最终意义是什么。 叶先生在讲课时很喜欢讲词的内容时顺带说一些她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但是并不让人觉得跑偏,经常会从

12、一首词讲到她的感悟又穿插一些其他诗词再回到这一首诗词本身上来,这样的讲法看似漫无目的,其实有它的内在逻辑。 叶先生在书中提到“我们也不一定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之中一定要载道,一定要给他们讲出来什么样的道德伦理上的意义和价值。你要知道,一个人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你有活泼的心灵,你有一个善感的充满了对宇宙万物赏爱和关心的心灵,处处就都是生活的情趣,处处都是你生活的理想.” 在这样的语句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叶先生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虔诚的面对生活,不必有所求但是会付出一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针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就是有什么样的必要,文学的价值从何而来,我们不是作者本

13、身,我们如何去想他所想.从叶先生的文字中,我这样去理解,文字和其他的表达方式一样,是我们表达感情,描绘个人的所想所感的手段。最初的时候它最宝贵的价值就是文字所烙有的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它是属于我们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感受和表述。而我们所去判断的文学在道德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则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与文学纵向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的,这才是属于文学评论家的工作,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去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价值是衍生价值,更加应该被我们所注意的应当是文字中透露出的作者的内心所想,不能被否定的是单纯的只是美感的文字。这些诗人词人们并不因为他们会写出这样动人的诗、词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多情关怀的内心

14、才能创造出这些传世名篇。 在每一讲叶先生都总结了词人的个人风格,诗人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诗词的风格,因此说写作是用生命在写,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行走的影子,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欣赏词的路径。每一个人的作品,一定是他结合着他自己的生平、结合着他自己的感情、人格的品质。词,最讲究的就是境界.境界高,自然就有气象。有境界的大词人,无一不是品格品味出众者. 叶先生在谈到辛弃疾的词时,非常推崇其中的伟岸高大,但我其实不这样认为:都说是“知人论世,辛弃疾在历史上并没有多么好的口碑。贪财好色,为官不仁,我在他的词中反而读出了些许的对生活不满的怨恨之气。他虽才财兼备,娶妻养妓,唯一不顺心的就是未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

15、,施展他的才华,一再的遭受弹劾。这样心高气傲的文人一向不会在意自己有什么,只是在意我没有什么。自然会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感到不满,正是这样一种怨怼的情绪才能让他写出这样的语句,“观乎性情者莫良于诗”说的也就是这样的事。我们看诗词,认为诗人们似乎信手拈来,其实则不然。对于作者而言,每一个意象每一个典故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带有他个人的经历与情绪在其中,换一个人未必能把这些词句用到精妙之处。我们的赏析其实也是这样的,不能凭着我们个人的想法胡言乱语,要能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寻找作品与作者生命的融合点,才能更加摸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是他们一生行走的记录,经历的写照,有自己的影子,也当时

16、社会的现实。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一定是带有你的感情,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修养.“冯中巳是个人的命运跟国家命运的结合造成了悲剧,柳永则是性格跟环境的矛盾形成了他的悲剧:他自己浪漫的性格跟他儒家传统那个仕宦的家庭环境相矛盾.”词的发展,自唐五代以来,如温庭筠、韦庄的那些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就已经有了很深远的含义了。只不过作者不一定有这样明确的用心,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样一份情意,一个作者不能够隐瞒自己,他的修养、品德、感情是会自然地在作品之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能够引起读者的一份深远的联想。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晏殊的词,晏殊一生著作颇丰,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他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这位词人让我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理性,感情有种节制和反省。他写人生的无常悲哀与后主不同,后主是入而不返“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赏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