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04741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彦淖尔市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检测试卷十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19分)1. (5分) 看拼音写汉字zhngchnshnj_烂_笑纠_至足_ywnjshmi_失口_子_合_矿zhcnjngyundin位_生_卫水_商_zhchfifn zuxun y_路清_品_2. (4分) (2019三上官渡期末)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选出来。 A . 摇头晃脑B . 口干舌燥C . 张牙舞瓜D . 面红耳赤3. (2分) 克莱谛绝不是故意的。“绝”的意思是( )A . 断绝。B .

2、 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C . 独一无二的。D . 绝对。4. (1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B .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C . 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D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受教育。5. (1分) 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A . 合上。B . 靠近;到达。C . 总合。D .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6. (2分) 仔细阅读课文一句话,回答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一句话”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沉淀了五千年的整个民

3、族的心声。B . 诗人内心充满了渴望,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咱们的中国”会如霹雳般震惊世界。C . “说出就是祸”“能点得着火”等句子强化了“一句话”的力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D . 可以不信“铁树开花”,但要相信这“一句话”,表现了诗人内心坚定的信念。7. (2分) (2019四上嘉兴期末) 下面的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C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D .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8. (2分)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是( ) _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_不爱

4、,_嫌恶他,_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A . 因为 不但 而且 所以B . 虽然 不但 而且 但是C . 但 不但 并且 因为D . 因为 不但 并且 所以二、 课文回顾。 (共1题;共8分)9. (8分)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_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共1题;共3分)10. (3.0分) 【材料】城市地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正式名称之外还有自己的“别称”。据史料记载古代的泉州城不是很大,城郭形似鲤鱼,城里种植了很多的刺桐树。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就用了一个“别称”来称呼泉州。 (1) 请写出泉州的两个“

5、别称”:_(2) 汉语里不仅有“别称”,还有约定俗成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起来简称:_四、 阅读与理解(40分)(10+14+16) (共3题;共40分)11. (1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与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配料表:紫菜、香菇汁、白砂糖、食盐、生姜、麦芽糊精、酱油产品批准号:GB/T23596产地:江苏省苏州市友情提示:内附干燥剂请勿食用食品名称海苔(调味紫菜)净含量45克生产日期2015年2月10日保质期12个月食用方法及贮存方法开封后直接进食,请避免高温、潮湿及阳光直射(1) 根据上面内容,请填

6、写表格。 序号观点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可组织语言陈述理由,也可直接引用资料中文字)1小方认为海苔必须加热后才可食用_2小明告诉小方不要把海苔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_3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15年2月10日_(2) 小方奶奶患有糖尿病,小方见奶奶吃了一袋,又为她递上一袋。这时奶奶看了海苔外包装资料,可能会对小方说些什么? 12. (14.0分) 课外阅读我能行。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入网”“上网”的话题。你知道他们所说的“网”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种“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

7、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比如说,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邮件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的邮递不知快了多少倍。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对方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zh)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

8、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讲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家把东西送到家中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1) 第段中,“入网”“上网”“网”等词语加了引号,这里引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用的部分。B . 表示特殊的意思。C . 表示要着重指出的部分。(2) 第段中的“这种网”在文中具体指_。 (3) 下列对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9、句中“似乎”一词表示比喻。B . “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在文中具体指由于人类不爱护地球,不注意环保,地球变小了。C . “地球村”在文中的意思是由于国际互联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一样。(4) 从这篇文章中,你发现国际互联网有哪些奇妙之处?请写出三条。 13. (16.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使你自己成为珍珠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怀才不遇,对社会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让他伤心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正要自杀时,一位老人从附近经过

10、,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和重用他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他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又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这当然可以!”“你应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有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想卓尔不群,那要有

11、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的顶点。若要卓然出众,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1) 年轻人不能捡起老人丢在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是因为_,年轻人能捡起老人丢在沙滩上的珍珠,是因为_。(2) “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此时,年轻人可能在想:_。(3) 下面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 珍珠扔在沙滩上能找到,沙粒则不能。B . 我们要珍惜生命,千万不能轻生。C . 当你没有“鹤立鸡群”时,不能要求别人怎样,只有自己辉煌时,别人才能重用你。D . 要想卓然出众,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4) 想象一下,这位年轻人听了老人教导之后会怎

12、样去面对生活,实现理想呢? (5) 年轻人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会怎么做?五、 表达与交流(30分) (共1题;共30分)14. (30分) 作文。我最爱的_课提示:可以写我最爱的语文、数学、画画课,要写出在课上发生了生么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19分)1-1、2-1、3-1、4-1、5-1、6-1、7-1、8-1、二、 课文回顾。 (共1题;共8分)9-1、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共1题;共3分)10-1、10-2、四、 阅读与理解(40分)(10+14+16) (共3题;共40分)11-1、11-2、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五、 表达与交流(30分) (共1题;共30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