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304600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若测得g值偏大,则可能是因为( ) A . 单摆的摆锤质量偏大B . 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C . 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D . 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2. (2分)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出的g值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际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 . 小球的质量偏大B . 单摆的振幅偏小C . 用摆线的

2、长度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D . 将单摆实际振动次数误记为n+13. (2分)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g值偏小,可能是由于( ) A .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未加小球半径B . 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上小球直径C . 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n+1次全振动D .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4. (2分)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 ) A . 适当加长摆线B .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 .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D .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

3、摆振动的周期5. (2分)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示的痕迹图(乙)是两个沙摆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 的关系为2v2=v1 , 则板N1和板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 ) A . T2=T1 B . T2=2T1 C . T2=4T1 D . T2= 6. (2分)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球应选用( ) A . 半径约1厘米的木球B . 半径约1厘米的铝球C . 半径约1厘米的空心钢球D . 半径约1厘米的实心钢球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7.

4、(3分)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A . 摆线上端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不能出现松动B .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 .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 .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8. (3分)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 A . 选细线做为摆线B . 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 . 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线长为摆长D . 计时起止时刻,选在最大摆角处9. (3分) 在单摆测

5、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减小误差,应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B . 实验中最大偏角不超过300C . 实验中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D . 实验中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 三、 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37分)10. (4分) (2017高二上闵行开学考)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 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

6、 e用公式g=4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如果上述方法中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时,秒表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周期为_s;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2) 两个同学分别在北大和南大探究了“单摆周期T与摆长L关系”的规律多次改变摆长,记录多组摆长和周期数据,并绘制了T2L图象,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判断,北大的实验结果对应图线是_(填“A”或“B”)北大的同学求出图线的斜率k,则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11. (9分) (2018高二下龙陵期中)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

7、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 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调零点 (2) 将图1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选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k和_V(4)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k (5) 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

8、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4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k 12. (5分) 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 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cm从摆球经过_开始计时,并计录此后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和振动时间t,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为d(2) 在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A . 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B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 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D . 实验中误将n 次计为

9、n1次E . 以摆球直径和摆线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3)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13. (2分) (2017高一下云南期末) 利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1) 实验步骤: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L,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读出L=_mm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

10、2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t1和t2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 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_和Ek2=_如果表达式_成立,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14. (5分) (2018高二下黄冈期末)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 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顶端的长度 =96.82cm,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_cm;

11、(2) 实验时,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记录振动周期,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 与光敏电阻,光敏电阻与某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_s; (3)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可得重力加速度g=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B.计算摆长时用的是L= +dC.摆球摆动的振幅偏小15. (8分) (2018浙江模拟)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

12、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 (2) 该同学经测量得到5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用LA、LB、TA和TB表示)。 (3)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L=l+d,这样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4) 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 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B 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C 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D 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

13、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其中合理的有_。16. (4分) 下面为某同学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部分操作 (1)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 长1m左右的细绳B 长30m左右的细绳C 直径2cm的铅球D 直径2cm的木球E 秒表F 时钟G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H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所选择的器材是_(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读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mm (3) 测出单摆偏角小于5时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用上述测得的量写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 (4) 该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2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_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T2L图线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_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7-1、8-1、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37分)10-1、10-2、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