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0430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每月一事汇报材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月一事汇报材料 新教育每月一事 朱永新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新教育每月一事之一 为新年的第一期专栏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许多人会惊讶。吃饭有什么好学习的。 这是我从一个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据说,有一个中国人在意大利罗马曾经遭遇过一次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耻辱:在下榻的第一个酒店的电梯门上,他看到了用钢笔书写的并且是添粗了笔划的四个中文大字“请勿吐痰。这四个字在这美丽的酒店里非常刺目。酒店里使用的是意大利语言,酒店效劳单上有三种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和日语。中国文字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地方排不上号,却在电梯门口以警告的形式出现。可见,中国人吐痰的习惯是多么地令人厌恶。更加可怕的是,甚至有人把随地吐痰作为

2、我们民族的“国粹而加以挖苦。这是一个我们已经与之斗争了几十年的坏习惯。 随地吐痰是一件小事,甚至比吃饭还要小。但是,它是一件恶习,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万恶之源,是影响环境景观的罪魁祸首,同时,它又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缺乏道德的恶习。几乎没有人不懂得这些根本的道理,但是为什么随地吐痰仍然是我们独特的“风景线,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没有认真地关注这些小事情。所以,当我听说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把“不随地吐痰作为校训的时候,我曾经为卢志文校长的用心而喝彩。 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其实都在这些小事情之中。所以,古代教育往往要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开始。 从2023年开始,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交给学生一

3、生有用的东西的理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我们决定开展“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尝试。初步的想法是:(1)主题的选择立足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如运动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等。(2)主题的内容都是从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展开,如“让我们不闯红灯、“让我们去踏青、“让我们去玩球等,而每一件事情后面,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如关于规那么、关于人与自然、关于运动与健康等。而且,我们希望在具体落实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螺旋式上升。(3)主题的活动与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通过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网络等路径

4、,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 我们初步设计的每月一事主题如下:吃饭(节俭)(1月)走路(规那么)(2月)种树(公益)(3月)踏青(自然)(4月)扫地(劳动)(5月)唱歌(艺术)(6月)玩球(健身)(7月)问候(交往)(8月)阅读(求知)(9月)、家书(感恩)(2023月)演说(口才)(11月)日记(自省)(12月) 选择“让我们学会吃饭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的主题,首先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学会吃饭不仅与节俭的美德有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更应该是我们要学会的习惯;学会吃饭也与文明的礼仪有关,如何吃得更加有修养,如吃饭的生

5、活不应该大声说话,不应该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不应该发出奇怪的呼噜声等,是应该掌握的行为;学会吃饭还与身体的健康有关,现代人的病根本与吃有密切的关系,如何了解食物的营养,如何控制饮食的适度量等,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在进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时候,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尝试,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千篇一律,都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 -1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规那么;开展“交通知识小竞答活动,评选“交通小卫士等。三是“持之以恒遵规那么,让学生在家庭中、在学校里进一步延伸对于规那么的理解与实践,通过自评、互评、师长评等形式,采用“日日反思、周周

6、评比、月月表彰的方法,提高规那么意识,强化规那么。四是“英姿飒爽展规那么,以队会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也有学校把小学生守那么作为规那么学习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希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通过不闯红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真正学会遵守规那么,学会慎独,是新教育人2月的必修课。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之三 如果你细心地看一下3月的节日,你就会发现,三月的节日是最多的。从3月3日的全国爱耳日,到3月5日的青年志愿者效劳日;从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到3月9日的保护母亲河日;从3月12日的中国植树节,到3月14日的国际警察日;从3月15日的世界消费者权益日,到3月21日的世界森林日;

7、从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到3月22日的世界水日;从3月23日的世界气象日,到3月24日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如果加上中小学学生平安日和西方的复活节,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作为学校,如何利用这些节日做文章,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与公民情怀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些众多的节日中,我建议以3月5日和3月12日为重点展开活动。而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与公益。在这个月,以种一棵树,做一件好事(如去一次敬老院,去社区检一次垃圾等)为形式,让师生有公益的意识和情怀。活动的口号可以是:“播种希望,收获未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心感动每个人,用爱拥抱每一天。 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江苏海门镇中心小

8、学的关于“植树,奏响公益活动的交响曲的活动设计。他们的活动分为四个局部。一是“在绿波里寻觅。主要包括让学生搜集与绿化、公益的相关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生存环境的绿化现状,知道绿化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搜集与绿化公益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讲一讲这些故事、读一读这些诗歌、看一看这些书籍,如秘密花园、种树的男人、花婆婆、胡萝卜种子等。搜集与雷锋相关的知识,组织交流,了解雷锋的事迹,并从中获得启迪。搜集与绿色公益和雷锋有关的歌曲或童谣,唱一唱这些歌曲或童谣。 关于种树有许多精辟的文字和图书。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研读和思考。如两千多年前的管子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

9、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参天大树,叶落归根、“树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大树招风,小树易折,这些成语典故,更加会让学生从树悟出人生哲理。如果更加深入下去,学生们会对于“种子与岁月的哲学问题进行思考。 二是“在研究中成长。主要是结合阅读、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植树节的由来以及世界各国植树节的活动,了解为什么要在春天植树、本地区可以栽种哪些树、植树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植物人的关系等。 三是“在春光里实践。主要包括结合3月5号的学雷锋日为社区、班级、邻居或同学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植树活动写一封富有创意的建议书,开

10、展有效有意义的植树活动(如学校里的手拉手班级,可以一起种下一棵象征彼此友谊的“友谊树;几个好伙伴为一组,一起种下一棵“成长树;同一个月生日的学生在一起,共同种下一棵“生日树;邀请热心志愿者家长一起参加植树活动,种下一棵“家庭树;邀请校外辅导员或其他领导一起参加,种下一棵“祝福树等,并记录小树的成长过程,在班级里进行一次植树登记统计等)。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为母亲和奶奶制作一张感恩卡,帮助做一些家务等。 -3踏青既要让孩子们尽情玩耍、放飞心情,也要注意指导点拨,让孩子们用心留意、学会观察。 4月的清明节,扫墓往往是踏青的最传统的工程,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们前往烈士陵园,缅怀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而牺牲

11、的先烈们,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家庭的纪念扫墓,思念逝去的长辈。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人生社会、认识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也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日子。可以结合让孩子们吟诵春天的诗歌美文,或者进行儿歌、童谣的创作比赛,让孩子们寻找春天的踪迹、发现春天的美丽。无论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是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在这个特别的时候,应该会给学生特别的感受。 当然,四月踏青的活动设计是可以丰富多彩、别出心裁的。如江苏海门的一所小学进行的“我给鸟儿安个家活动,就非常有创意。他们让学生亲手

12、做了许多鸟巢(爱心屋),将这些鸟巢固定、安装在棵棵大树上。期望鸟儿途经学校时有一个休闲的驿站,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家。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鸟巢各式各样;有的变废为宝,把装牛奶的大纸盒前面剪一个洞,然后把牛奶盒的四周粘上树叶;有的用木头和钉子做了一个巨大的鸟巢,里面放了一些干草;还有采取原始环保的方法,用树枝和干草编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学会“互爱共存,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延伸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系“鸟。人。自然和谐开展。 所以,我衷心希望,我们每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能有一次快乐的踏青,让我们和美丽的春天去约会。 五月,让我们学会扫地。 五月

13、的鲜花开遍了原野。五月的第一天就是国际劳动节。因此,新教育实验把每月一事的主题定为劳动让我们学会扫地。 说起扫地,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东汉时有一位名叫陈蕃的少年,自命非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是说做大事与干小事的关系的,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任何伟大的人,都是从会扫地这样的小事做起。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个故事也阐述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们已经远离扫地这样的“小事。现在的许多学生连削

14、铅笔、穿衣服、整理书包这样的事情多需要父母代劳,甚至有报道说有学生在外面参加夏令营时连鸡蛋壳也不会剥。以至于我们的学生缺乏根本的生活技能,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立家庭以后不会自己做饭,无法安排根本的家庭事务。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学校教育远离了劳动技术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 新教育认为,对于每一位深爱自己孩子或学生的父母与教师来说,应该学会让孩子和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让孩子和学生承担必要的劳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孩子和学生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时机。而放手让他们参加劳动实践,使他们具有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15、劳动也是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是一个有效途径。通过适当的劳动实践,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在劳动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 -5使用方法。如钉锤、电工钳、小刀、手锯、剪子、小铲等。 五是学会一生有用的劳动技能。如做饭(让学生知道如何洗米、如何根据人数加米加水,如何使用电饭煲等),烧菜(让学生学会烧几个家常菜,如炒鸡蛋、番茄鸡蛋汤、醋溜白菜等),洗衣(让学生学会手洗衣服,和用洗衣机洗衣),清扫(请学生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全家人一齐动手,分工合作做家务劳动),补缀衣服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做错事,犯错误之后,教师和父母切不可用劳动作为处分手段,那样会使他对劳动产生误解。另外,特别要强调劳动过程的平安,让学生了解使用厨房的灶具、家用电器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平安事项,如保证厨房空气畅通、每餐结束之后,作厨房清洁卫生工作时不要忘记切断三源(电源、水源、气源),检查是否切断了电源,是否关紧了水龙头,是否关闭了煤气开关。农村的柴灶更应注意,不要在灶前堆放过多的柴草,不要烧长柴草。使用高压锅煮饭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垫圈和易熔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