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某贝类数量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丰富度【答案】D【解析】【分析】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等。(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
2、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详解】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可追踪其走过的路径,用来调查其洄游路线,A正确;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沿途识别带标志的该大雁,可调查其迁徙路线,B正确;C、岩礁上贝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而不能调查物种丰富度,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森林中全部的鸟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 B. C
3、. D. 【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详解】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森林里有多种鸟,全部的鸟不止一个种群,错误;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则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正确;迁出率和迁入率直接导致种群密度的增大或减小,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正确;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正确;性别比例失调可降低出生率,通过影响
4、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3.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 某果蝇的种群雌雄比例为1.061B. 近10年来,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 稻田均匀插秧,蚂蚁集中生活D. 美国大白蛾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详解】A. 某
5、果蝇的种群雌雄比例为1.061,属于性别比例的描述,是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A正确;B. 近10年来,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属于年龄组成的描述,是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B正确;C. 水稻均匀插秧,蚂蚁集中生活,指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C错误;D. 美国大白蛾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属于死亡率的描述,是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D正确。4.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 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垂直分层现象C. 水体中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影响水生植
6、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答案】B【解析】【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通常是因为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原因,A正确;竹林属于种群,种群无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物有关,C正确;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
7、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B选项中竹林是种群,而非群落。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 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加C.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它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D. 封山育林使植被恢复的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8、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详解】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的演替能形成森林,但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者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A错误;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然群落才会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若环境不适宜,物种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加,B正确;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
9、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C错误;封山育林使植被恢复的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6.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B.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C. 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D. 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果酒、果醋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毛霉、酵母、曲霉等,其中
10、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错误;果酒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是需氧型微生物,因此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时不需要将发酵瓶密闭,B错误;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豆腐装瓶时不能装满发酵瓶,C错误;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D正确。7.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B.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保持自然状态C.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D. 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答案】C【解析】【
11、分析】生态缸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避免温度过高,探究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实验中,需要收集土壤小动物,利用小动物趋湿、避光、避高温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详解】A、制作生态缸应密闭,采用散射光,A错误;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土壤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作为对照组,B错误;C、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的情况,C正确;D、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利用了昆虫趋光性特点,取样器取样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D错误。故选:C。8.下列属于群落研究水平的是A.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B. 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 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D.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12、信息传递【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也可以说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详解】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种群特征,A错误;B、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标志,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的特征,B正确;C、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错误;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D错误。故选:B。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如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 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A. B. C. D. 【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13、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大;恢复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减小。10.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B. 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 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 a与c之间为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无法判断a、b、c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考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点评:本题给的图较少见,学生分析不易分清主次,导致判断失误。有难度。11.下列调查不同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正确的是A. 调查跳蝻的数量,用标志重捕法B. 调查马尾松,
14、样方划分为lm2左右C. 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 调查某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光灯诱捕【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详解】A、由于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一般用样方法调查该种群密度,A错误;B、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1m2左右样方太小,一般样方面积用100m2左右,B错误;C、统计数据时位于样方边线上的,要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即一般计数样方内和相邻两边线上的,C错误;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
15、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使用两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以及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12.以下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正确的说法是A. 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设置不加酵母菌的培养液作对照B. 先吸取培养液于计数室,然后盖盖玻片观察C. 为保证结果可靠,需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D. 酵母菌逐个体小,计数难,可采用抽样检测法【答案】D【解析】【分析】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计数时需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