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985600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方案永济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三月1 / 702 / 70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方案项目申报单位:永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永济市国土资源局编制日期:二一八年三月3 / 704 / 70目录1 / 70前言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于年月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批复文件为关于运城市盐湖区等十三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的批复(晋政函号)。现行规划实施以来,对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生态用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力地促进

2、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永济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市, “十三五”期间,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工业崛起、农业转型、旅游突围、城建提升、开发带动”五大战略。加快建成山西重要的铝深加工基地、机电制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争当全省非煤县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 打造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政治清明、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开放包容的新永济” 。现行规划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永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保障新形势下永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扎实做好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 适时调

3、整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生态1 / 70文明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办发号)和山西省厅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号)等要求,以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下达的规划主要用地控制指标目标为控制指导,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特编制永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

4、案以年为基期年,年为调整基期年,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调整范围与现行规划一致,即本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2 / 70第一章规划调整的背景一、自然与社会经济简况(一)区域简况、区位条件本市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的南大门、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南与芮城县接壤,东与盐湖区交界,北与临猗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 。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即公顷)。、自然资源简况本市位于山、塬、河地交汇处,市域范围内兼有山地、台塬、阶地、平川等种地貌。山与塬之间为长条平川,黄河川道区有阶地、滩地和水面,市域东北侧主要为河水冲积平原。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毫 M ,年平均日照数小时。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平均风速为 M 秒。干旱是本市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水资源总量为万立方 M,可利用量万立方 M ,与运城市相比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已查明矿产资源有种,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条山的腹地和山前地带,除铁矿、磷矿、石英矿外,其余的储量不大,不适宜规模开发。 铁矿较多分布在市域西南水峪口的鸡冠3 /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