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98146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同石小学 唐小军 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是泛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微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与黑板、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使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成为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提高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因现代教学媒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和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促进的课堂教学改革,使

2、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笔者在听课调研基础上,得出这么几个方面浅薄之见。一、掌握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时机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必须掌握好使用时机,否则,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1、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一些动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来导入:夏日炎炎,口渴难忍,猪八戒找来一个西瓜解渴。悟空说:“

3、咱们四人平分,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很贪吃,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吃一点吧,我至少要吃六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吧”其余三人听了哈哈大笑。小朋友,你知道大家为什么要取笑八戒吗?在这个情境中,火热的太阳,干枯的大地,翠绿的西瓜,滑稽的人物表情,幽默的人物对话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适时提出的问题,自然就能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大大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将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旧知,巧妙地引入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新知。再如,在教学九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计“飞机救人”的课件。一个个的算式是救人的梯子,在教学时,学生想出一个个的算式,梯子就一级一级的往下

4、降。这样的教学,很有吸引力,把枯燥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2、在思维的障碍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化难为易,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某些几何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恰当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障碍,使思维健康发展。例如“直线”和“射线”两个几何概念,对它们“无限长”这一特点理解起来普遍困难。因为学生看到的直线和射线的图形都是有限长的,如是老师不注意提醒说明我们所看到的直线的图形都是示意图的话,很可能会给学生以错误的概念。应用多媒体投影,将两种图形制成动感很强的课件,通过演示,就可以加深对“无限

5、长”这一特点的理解。如:“射线”的演示可以先出示一个亮点,然后由这一点引出一条线,并且使之慢慢地延长,并说明,这条线可以无限的延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射线。“直线”的演示过程亦如此。3、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角的度量”等操作性强的内容时,用图示直观和实物直观这些传统的媒体,往往因观察的对象太小、清晰度低等原因,不利于观察和指导操作。运用多媒体投影就可以化小为大,将认知对象投影放大后,就利于观察和掌握操作要领。例如“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操作性很强,是教学难点,难就难在

6、学生对量角器的构造认识不清,没有很好地掌握量角的要领。为此,教学时要设法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切实掌握它的构成。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量角器这一课件,依次点击出示外形、中心、刻度线、零刻度线(内外刻度分两次点击出示),边出示边介绍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自己的量角器,分别跟着老师依次指出量角器的中心、内外刻度、内外刻度线和内外刻度相应的零度线。然后演示几个角(如30。的角和90。的角等)。量角这一步更要把展台上的演示与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按照量角的要领,每讲解一步,教师随时在投影上示范一步,同时学生跟着做一步,使学生清晰掌握“中心对顶点,零度刻度线对一边,另一边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的方

7、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外刻度。只有通过这样扎实细致的过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提高操作的水平。二、要注意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最佳结合各种不同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使用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同时要十分注意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发挥其整体综合效能。1、静态投影与录音结合,创设学习情境。静态投影与录音结合,能够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6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6作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教学时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应用录音和投影,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动物运动会”这样一个环节。先播

8、放一段运动员进行曲,即放松了学生的情绪,使之得到休息,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然后老师提问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常用这种音乐?小朋友说是在运动会上。老师因势利导,说:原来小动物在草地上召开运动会呢!刚才老师收到大象伯伯的一封邀请信,说他们的运动会可热闹了!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大家愿意吗?(这样引导设计就好像将学生带进了童话世界,同学们高兴极了!)老师不失时机地将画有6种动物进行“百米”竞赛的画面投影出来:活泼可爱的小猴、小兔、梅花鹿、大象将小朋友吸引住了。这时老师让小朋友数一数有几种动物在比赛?(6种)他们的总数是几?(6)谁跑在第一?(小猴)谁在第六?(小梅花鹿)老师接着说,小猴又机灵又努

9、力,跑在第一,而梅花鹿呢?本来跑得很快,可她看到有好多观众,东瞧西看,分散了警力,结果落到了最后。继续引导学生看画面,谁在第三?(小兔)谁在第四?(大象)看!大象就要追上小兔了,大象代表队的队员正在给他加油呢!老师接着出示一组大象图(6只大象)转入下个环节。请学生将6只大象圈起来,然后从左到右数,给第6只大象涂上颜色,说明6只和第6只不一样。以上过程将音响效果与图像效果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训练了思维,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2、现代教学媒体要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计算机、实物展台等现代教学媒体,其优点和作用显而易见,而传统教学媒体黑板、

10、挂图、模型等其优势和作用也非常突出,这些媒体造价低,实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与传统教学媒体的结合,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可以用实物展台和多媒体课件演示其形体特征和图形构成,教学时还应该准备长方体教具模型和学具模型,让学生结合对这些模型的观察触摸,充分感知其形体特征和构成。再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和“圆柱、圆锥体体积计算”等内容,还应该注意进行实验操作,推导出公式。因此教学时不能顾此失彼,要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作用,相互结合,灵活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师的讲解结合。语言作为重要的

11、交际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媒体。既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种知识检验的主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师生的语言互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也就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讲解主要表现在介绍学生观察对象的特点,观察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还表现在随时点拨、辅导等,如前面所涉及到的一些例子,都很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或传统媒体的使用与教师的讲解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三、要注意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效果1、要及时进行抽象概括。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

12、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因此,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效果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听课当中,常常发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有的老师连一般的使用常识也不会,需要其他老师帮助操作;有的操作与讲解脱节、不能融为一体;有的投影片设计不规范,文字或图画不清晰;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一两个小节在使用多媒体,但却整堂课却都开着机器,造成浪费,同时还分散学生的精力。因此,要加强对教师操作现代教育技术

13、的方法的具体指导,学习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制作简单的PPT课件的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现在常讲的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问题。总之,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最佳氛围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以最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产生出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授,学生的生理、心理易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材内在情感因素、媒体的刺激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思想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活动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就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声化的特点,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情、声、意并举,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显示选择和表达创造化静为动,化小为大、化快为慢、化虚为实、深刻挖掘和理解教材内容的内在情感美、自然美、意境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分开的东西,它们是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取决于教师的情感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再通过教学媒体手段、方法来表现的。只有课堂情境处于同教学内容和谐统一的交互融合之中,才能达到课堂环境的立体化、形声化、生活化,激情引趣、引人入胜,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