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95526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国外许多关于心理研究证明,同样智商的人的成就差别在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基于这种认识,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同时,在

2、未来现代化的社会中,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会考高分上,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我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曾尝试了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一、心理预见式:心理预见的原则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早做出预见,避免学生对学习发展的过程充满困惑,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智力障碍,影响学生的发展。我的具体做法是:1. 引导学生敢于正视挫折,帮助他们认清困难、挫折与人的成长、成才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生中有挫折、失败在所难免,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每人应潇洒对待挫折,分析受挫的原因,人在经历挫折后才会不断进步,进入新境界。另外,在计划做一件事时,要学会预料挫折和失败产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以便及

3、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2. 减轻偏激反应,多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犯错时,要掌握批评的艺术,掌握批评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心理承受力。3.稳定学生情绪,在学生受挫时以名人典型事例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采取实干、沉稳、谦虚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可通过爱心教育和饱满的情绪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平时多与学生拉家常,谈心,关心其生活及单独课程辅导等,形成家庭、学生和教师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及时多渠道地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审美。二、协商“摧残”式:现在的学生中

4、,绝大多数的学生当年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他们从小受宠,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一俊遮百丑 ,所以养成了他们狂、傲、骄、躁的性格,他们遇事容易失去理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走极端,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挥。因此,我在带班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形式,包括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家访,学生谈话,班会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和家长达成一种共识,就是我们在宠惯孩子,而社会却在挑选孩子,他们面临的是成功或被淘汰,因此,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承受的不仅仅是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能够承受失败,他们要愉快的、冷静的面对每一次的考试,因此,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温柔和严格并用,关心和“伤害”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

5、生意志坚强,遇事冷静,性格顽强,后续学习才能百折不挠。三、赏识鼓励式:以多调动,多鼓励,多诱导为原则,充分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1. 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常常抓住一切契机表扬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从容应对。2、平时建立笔记本,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要求学生每次都写上名人名言等激励性的话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通过谈话让学生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并尽可能创造让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有机会表现自我,让学生在成就中进步,在鼓励中充满自信。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认识过程

6、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而且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教育的始终,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教师的语言、表情、目光、行为等,都是情感传递的媒体,对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目的探究式: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分类。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

7、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培养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可知,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在工作中,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学生在达到和达不到之间接近达到的程度上,极有诱惑的进行探究,使学生的动力永不减小,达到勇往直前的效果, 五、兴趣需求式: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

8、的情绪,使人心境好,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够提高人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美好的心境又是灵感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好奇心、新奇感、自信心都与积极的心境分不开。需求是调动学生良好情绪的重要外在诱惑。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强调的就是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六、优美环境式: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和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也不可忽视。教学环境由校园环境、人际环

9、境、心理环境等组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师生的教学情绪、精神风貌、健康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美化人的心境,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非智力因素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开发和培养。为此,教学过程中,要设法使班级教室、学生宿舍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科学气氛化,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努力创造优美、安静、清新、舒适、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和课堂环境,安静、清新的休息环境,创造亲密和谐、合作顺畅、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环境,创造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校风和学风,创造民主、平等、愉快、活跃、发人深思、诱人表现的课堂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可靠

10、保证。七、信心激励式: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坚信程度。它表现为接受任务以后,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并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有人说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而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讽刺挖苦,而是多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一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较并不弱,而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并善于观察,力求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有失误时,应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机会让他再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