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95474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22分)1. (6分) (2016南昌模拟) 下图是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和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图,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 ) A . 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B . 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C . 核反应堆铀燃料可以循环利用D . 比化石燃料(煤)运输量大2. (6分) (2018高三上南通模拟) 2017年底,我国编制完成北极东北航道通信指南,为北极东北航道船舶运输提供参考,助力“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7月初,一艘货轮从上海港经北极东

2、北航线前往欧洲,其在太平洋航行途中( ) A . 一路顺水B . 一路逆水C . 先顺水后逆水D . 先逆水后顺水(2) 从上海到白令海峡,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 . 阔叶林、针叶林、苔原B . 阔叶林、针叶林、草原C .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D .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3) 我国北斗系统可为该货轮提供的服务是( ) A . 观看实时卫星电视B . 提供海面风浪信息C . 测航行速度、定位置D . 精确定位周围冰山3. (6分) (2018浙江模拟) 下图为扬子鳄生活区北界的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1) 从历史时期扬子鳄分布北界的移动可推测历史时期我

3、国东部地区气温( ) A . 先上升后下降B . 先下降后上升C . 变化幅度较大D . 变化幅度较大(2) 近现代以来,影响扬子鳄分布地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B . 人类活动破坏栖息地C . 外来爬行物种的入侵D . 候鸟迁徙侵占栖息地4. (4分) (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 . B . C . D . (2) 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5.

4、(20分) (2018高二下福建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美国部分地区图。材料二:美国从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材料三: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1) 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较,美国中部平原的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2) 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 6. (20分)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数码代表_板块,代表_板块。(2) 图中甲和乙之间,丙和丁之间距离逐渐缩短的是_,为什么?_(3) A处与B处相

5、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原因是什么?_(4) 现在大西洋仍不断扩展的原因是什么?7. (5分) 下图为高铁开通前、后上海市民按照去往不同旅游资源点的各时间段的比重示意图。图中S、M、L分别为近程、中程、远程旅游;2、3、7、X、9分别为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其他时间、寒暑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高铁开通后,上海市民外出旅游的变化特点有( )A . 小长假选择近程旅游人数明显增加B . 双休日选择中程旅游的比重明显增长C . 其他时间选择远程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减少D . 黄金周对外出旅游的吸引力变得更大(2) 结合所学旅游地理知识分析,高铁开通更有利于( )A . 节约市民旅游经费预算B .

6、 游客灵活选择出游方案C . 保护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D . 缩小客源与旅游资源距离8. (5分) (2018高三下会昌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在航拍中国陕西中拍摄者终于拍到多年难觅踪迹的朱鹮。朱鹮,鸟类。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至20世纪80年代仅有7个野生种群在我国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南麓,生存范围明显缩小。请你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朱鹮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并为朱鹮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22分)1-1、2-1、2-2、2-3、3-1、3-2、4-1、4-2、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5-1、5-2、5-3、6-1、6-2、6-3、6-4、7-1、7-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