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94483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处不在的活动.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处不在的活动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汊涧小学 王玉芳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它为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学科渗透、游戏穿插、生活感悟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无处不在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在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共同提高。关键词:活动化教学、学科渗透、游戏穿插、生活感悟。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在问题解决中去提高认识,在干中体会,在干中升华经验,在干中走出误区。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引起了

2、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其原因:一是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个性养成,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达到思品课教学目的。二是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思品课教学的形式由教室移向社会,方法由说教移向实践行动,内容由教材描述移向实例展示,并力求认知与践行的同步发展,拉近了教材内容滞后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三是它突出教学过程的活动性,不是以往那种只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课文,通过对教材内涵的挖掘和教师的循循善诱来达到目的,而是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来达到目标。所以说,活动化思品课教学为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那么如何

3、才能使思想品课教学活动化,在此,我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系统元理论原理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千方百计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成一池活水。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读一则相同的故事,都将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启发。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面对不同的见解,首先,应正确引导。学生是一个待开发的个体,对于不同的见解不应当置之不理,应加以肯定和表扬,而后放手让学生共同讨论这个见解。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性。其次,若学生没有开展讨论,教师不应当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而应主动去充当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钥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4、观点。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注重一个层面,必定割裂了听说读写与知识、能力、情感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升华,品德的塑造,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以语文课文狼和小羊为例,教学在得出了“对于那些存心作恶的人,任何正当的辩解都不起作用”的结论后,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结尾,让学生编故事。续编的过程从语文教学来说,它是一个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它则是一个思想受启发,品德道义重塑的过程。这就是语文课堂中的“随风潜入物,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品德活

5、动的过程。当然,思想品德不仅仅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课堂、美术课堂、数学课堂,都可以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进行渗透,进行引导。二、在游戏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见闻少,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肤浅、零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弱,但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爱玩。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玩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的艺术是什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恰当激起兴趣是探求知识、发展智力的强大动力,故此游戏是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游戏,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乐于在游戏中主动参与探究。实践证实,不单单是语文、数学教学要激发兴趣,穿插游戏。思

6、想品德课更需要穿游戏。因为它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蕴含着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教材内容大多以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作为载体来教育、启迪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比,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教学中的游戏插穿对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效,显得尤为重要。三、在生活中感悟思想品德教育现阶段,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他们是家里的宝。家庭富于孩子的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近年,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孩子与国外孩子在体质、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与我们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联。马卡

7、连科曾说过:“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从小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品德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而且教育必须从生活细节开始。”其实,教育孩子就是一件注重细节的大事。对一件产品来说,细节代表品质;对一个孩子来说,细节则关乎他的一生。成功的教育往往不是告诉孩子们某些抽象的道理,而是教会孩子从细节开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温馨和谐、热情温暖,民主团结、积极进取的。它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生活中感悟爱的力量,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孩子行为,从而为孩子成长、成功奠定了基础。作为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理智施爱,科学教子。什么是理智施爱?理智施爱就是指把爱的情感与教育的理智结合起来,对孩子爱而不宠,敢于说“不”。因为爱孩

8、子也是有学问的,有讲究的,虽然父母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孩子。许多家长不理智的爱,导致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贪婪、蛮横,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提倡的理智施爱,就是重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把施爱与施教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爱的温暖中懂得做人的义务和责任,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感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要求,家庭生活品德的教育更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用心关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小培养他们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跃得海阔,飞得天高。陶行知提出:“打破死的教育,创造活的教育。打破假的教育,创造真的教育。”在多年的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与反思中,我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我就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亲自去做的,我就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我就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去自己发现,自我塑造。当然,课堂教育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正视不足,冷静对待。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要随着文本的生成、改革的深化而有效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