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93544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用户需求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龙达招标有限公司政府采购服务招标文件第九章用户需求书一、项目简介(一)项目概况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四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文的要求,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本项目拟对福田、罗湖(包含二线插花地)两区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位移变形实时监测,主要通过在监测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布设监测点,通过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各网点地质灾害形变或活动特征及相关要素,分析研究监测数据,评价监测点的稳定性,研究制定灾害预警机制,及时按

2、有关规定预报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并做好监测数据的验收与归档等工作。此外,在项目期间如另有隐患点需开展应急监测,应积极配合甲方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工作。(二)项目目的及建设目标按照地质灾害监测规范的要求,利用各种专业监测设备、采取多方式多手段,对危险性较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较大,且当前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动态监测,掌握其位移动态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二、项目技术要求(一)项目所依据及参考的标准1. 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15年)2. 深圳市2012年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方案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

3、 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5.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6. 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7.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10.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1998)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14.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

4、;15.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2004年10月12日;16. 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2006年10月;1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9. 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012年深府办第241号);20. 其他有关规范等。(二)工作技术要求及内容1、主要工作内容收集资料,踏勘现场,编制地质灾害监测设计书;收集各地质灾害区域的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资料,掌握各地质灾害区域位置、规模大小,周边环境等情况,编制具体变形监测方案,明确变形监测的内容,精度级

5、别,观测周期,数据处理方法,提交成果内容等。 业主对监测单位编制的监测方案进行审核或评审,监测单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根据监测方案进行各监测点、监测基准点、各监测设备的埋设工作。监测点管理与运行。落实监测项目责任人,按监测设计方案的要求监测各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降雨量、地表裂缝、地表水、地下水、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深层侧向位移、应力应变和其他变形迹象予以监测,采集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分析与整理,预测地质灾害。监测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预测地质灾害。各基准点、监测点稳定后,则开始实施监测工作,同时进行边坡的人工巡查工作,在监测工作进行过程中,按时提交各

6、节的的监测月报、季报和总结报告;监测过程中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及时向采购方汇报。2、技术路线点位埋设基准点应布设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处地质灾害至少有3个基准点。变形观测点应设在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监测基准网监测基准网应每半年复测一次,当变形监测成果发生异常时,应随时检核监测基准网。监测实施各期的变形监测,应满足以下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观测人员相对固定;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降水、水位等。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二等变形测量要求进行。平面位移观测技术

7、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L(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1级仪器)二等3.02001.81/1000006垂直位移观测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高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二等0.50.150.300.43、监测频率汛期(4-9月)每星期2次,非汛期每星期1次,如遇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或灾害体变形破坏加速时,应连日监测和上报。投标人投标书中应包含具体的监测工作方案。(三)完成期限自签订合同起,1年。(四)成果要求1、预期成果项目成果需符合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 0227-2004)、崩

8、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及其他强制性规范标准的要求。(1)项目开展前编制隐患点监测方案。监测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点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预警值和预报预案,监测经费预算。监测方案中应对监测站点分级、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点布设、变形破坏预报等内容予以明确,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考虑。(2)编制监测月报,其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技术总结文字说明; 沉降、位移、裂缝等监测成果表; 时间-位移曲线; 简

9、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 变形监测平面位置图;(3)编制监测季报,其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技术总结文字说明; 沉降、位移、裂缝等监测成果表; 时间-位移曲线;该时段内地质灾害稳定性综合评价,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 变形监测平面位置图;(4)监测结束时,编制监测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滑坡、崩塌特征与成因、变形或活动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结论和建议(稳定性,防灾、减灾措施等)。若有防治工程,应进行防治效果评价。主要附图、附表包括:地质图、监测点网布置图,各种监测资料分析图和数据表等。其中,技术总结报告主要包括:项目概况;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成果;变形测量过

10、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提交的成果清单;附图附表。2、成果要求纸质成果书本装订6套,规格为A4(其中附图为A3或A2、A1);电子文件2份,应提交DOC、xls、dwg、PPT格式的文件,项目成果电子文件刻录时应采用全盘一次刻完(Disc At Once)方式。三、项目管理要求(一)人员安排1、项目主要负责人应为工程测量或水工环地质工程专业,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且要求在深圳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2、投标申请人需详细列清参与本项目的工作人员并附上详细资料,包括身份证、职称资格证书复印件、简历、获奖证书等。3、在投标文件中列出的参与人员名

11、单、项目参与时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换,如确需更换,必须得到采购方的同意。(二)组织实施1、中标单位应成立项目组,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管理等工作。其中,项目组至少包括相关专业的2名高级工程师和3名工程师,且要求高级工程师从事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5年以上,项目组基本工作人员(2名高级工程师和3名工程师)必须提供近2年内个人社保清单证明,并由深圳市社保局盖章出具。2、项目工作期限内,遇台风或强降雨期间,中标方须加大密度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3、本工作所需车辆及司机均由中标方提供,采购方不再额外支付相关费用。4、中标单位在中标后约定的时间内提交工作方案,采购方对工作方案进行审定,

12、中标方按照采购方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完善定稿并实施。5、中标单位应按时提交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等项目成果,成果印制及相关费用包含于本项目费用之中。(三)成果验收中标方需按采购方的招标技术及时间要求,完成相应工作成果并全部提交后,通过专家组评审进行项目验收。(四)项目付款项目按合同相关规定进行分期付款。(五)其它1、参加公开招标各方应确保文件中的人员信息真实、有效;2、投标方必须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漏采购方所提供的属国家秘密的信息和数据;未经采购方允许,不得使用或者以其它方式给任何第三方提供本项目的相关信息或数据;3、中标方不得将项目非法分包或转包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否则采购方有权即刻终止合同,并要求中标人赔偿相应损失。四、投标报价要求1、参照岩土工程监测项目取费,执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受费标准(2002修订本);2、投标方应提供报价详细清单(含报价依据及其详细计算过程等);3、投标报价为本次招标内容的包干价,投标报价即为合同价,不得在中标后提出任何增加费用的要求或索赔,投标人在投标时应充分考虑地域跨度大、隐患点分散等相关风险性因素。4、本项目财政预算控制金额为人民币壹佰肆拾壹万元整,超出财政预算控制金额的投标将导致废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