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92842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地理起始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6题;共80分)1. (4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2012年12月21日早就过去,地球安然无恙,玛雅预言不攻自破,但2012年太阳活动达到顶峰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活动是指发生在光球上的黑子现象B . 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C . 随处可见的极光现象和太阳活动有关D . 下一次太阳活动的顶峰年份大约在2023年(2) 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 . 干扰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B . 发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

2、向C . 美丽的极光现象D . 许多自然灾害受到它的影响,如水旱灾害2. (4分) (2017高一上郸城月考)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左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A . 削弱大气逆辐射B . 削弱太阳辐射C . 增强大气逆辐射D . 增强地面辐射(2) 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 B . C . D . 3. (4分) (2017高二上会宁月考)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

3、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 . B . C . D . (2)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 . B . C . D . 4. (2分)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

4、”顺序排列的是A . B . C . D . 5. (4分) (2019高一上华阴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B . 草原上常见斑马、长颈鹿C . 森林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 . 该区域景观展示的是亚洲(2) 图中荒漠带内有绿洲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和分异原因是( ) A . 热量 纬度地带性差异B . 水分 经度地带性差异C . 热量 垂直地带性差异D . 水分 非地带性差异6. (4分) (2015高一上永州期末)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 塔里木盆地聚落

5、的主要分布形态为( ) A . 条带状B . 团聚型C . 串珠状D . 组合式(2) 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决定因素是( ) A . 地形B . 水源C . 公路D . 铁路7. (4分) (2019高一下无锡期末) 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 . 行政区B . 商务区C . 住宅区D . 工业区(2) 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 A . 丘陵地区B . 平原地区C . 山地地区D . 沟谷地区8. (2分) (2018高一上林芝期

6、末) 读图,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 . 地壳活动加剧B . 日地距离缩短C . 黄赤交角增大D . 全球气候变暖9. (2分) (2017高一下山南期中)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C . 纵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以下有明显减小D . 纵波传播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10. (4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期末)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 . 山地荒漠带B . 山地草原带C .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 .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2)

7、 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山麓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mm,山麓基带为半荒漠带,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整体性B . 差异性C . 特殊性D . 地域性11. (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叙述是( ) A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B . 深海沟都是由板块张裂而形成的C . 红海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D . 喜马拉雅山处于板块的生长地带12. (2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市,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与该现象形成有关的大气作用是 A . 吸收作用B . 保温作用C . 散射作用D . 反射

8、作用13. (2分) (2018高二下萧山期中) 下图为三叶虫化石,该化石形成于( )A . 新生代B . 中生代C . 古生代D . 元古代14. (2分) (2018高一上泸县期末) 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 ) A .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B .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C .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D .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15. (2分) (2015高二上芜湖期中)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9、 )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 . B . C . D . 16. (4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 A .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B . 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 . 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

10、哺乳动物D . 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2) 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 . 恐龙B . 爬行类C . 被子植物D . 三叶虫17. (2分) (2016高三上金华期末) 我国北方某“玻璃阳光房”晴天时室内比室外气温高1020,主要原因是“玻璃阳光房”( )A . 获得太阳辐射较多B .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C . 阻挡室内长波辐射D . 削弱了大气逆辐射18. (4分) (2015高一上黄石期末)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右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

11、的足足高了3回答下题(1)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 大气的温室效应B . 大气的热力运动C .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 .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2)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 .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 .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C .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 .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19. (4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 甲、乙、丙、丁四地中相同面积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2) 制约甲、乙、丙、丁四地区各自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地区热量条件差B . 乙地

12、区矿产资源贫乏C . 丙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D . 丁地区经济发展落后20. (2分) 与热带风暴的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 冷锋B . 暖锋C . 热带气旋D . 温带反气旋21. (2分) (2018高二下梅河口开学考)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 . 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B . 死亡率的高低C .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 . 出生率的高低22. (6分) (2017高一下厦门期末) 下图示意上海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下列年份中,上海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 A . 2003年B . 2006年C . 2009年D . 2012年(2) 2010年后,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是( ) A . 政策限制B . 环境恶化C . 产业升级D . 经济衰退(3) 2001-2013年上海市人口变动将( ) A . 增大社会抚养压力B .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C . 提高平均工资水平D . 缓解人口分布不均23. (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