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89154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 中 试 题A.B.C.C.D.D.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12.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B.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3. 在一幅比例尺为 1:100000 的地图上,A、B 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5 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为( )1.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B.C.D.D.D.6371 千米4 万千米5.1 亿平方千米6329 千米没有变化赤道A.B.C.D.10000 千米5 千米500 厘米1 千米2. 南纬自北向南的纬度的变化规律是()14. 去北京颐和园游玩,需要寻找景点,应该查阅()A.B.C.越来

2、越高越来越低先高后低A.B.C.D.中国政区图北京交通图中国地形图顾和园导游图3.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是()15.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A.B.C.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极圈A.C.B.D.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高出水平线的距离高出地平线的距离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4. 最先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B.D.A.C.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麦哲伦环球航行1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特点为()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A.B.C.D.稀疏密集相互垂直重叠5. 东经 180经线和西经 180经线实际上是一条经线180 经线的东侧是()17.

3、高原和平原的共同特点是()A.B.C.D.D.东经西经北纬南纬A.C.B.D.周围高,中间低范围宽广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6.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会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面积较小A.B.C.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自南向北18.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7.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A.B.C.D.D.D.山地高原平原海洋A.C.B.D.昼夜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19. 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的是()A.B.C.C.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景观图92%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8-9 题20.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

4、的()A.B.71%29%37%地球公转到处的日期可能是()21.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A.B.C.C.D.D.3 月 21 日6 月 22 日9 月 23 日12 月 22 日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A.B.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海洋大多分布于南半球10. 每年 1、2 月份放寒假时太阳直射点()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A.C.B.D.在北半球,向南移动在南半球,向北移动在北半球,向北移动在南半球,向南移动A.B.C.C.D.D.大洋半岛22.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11. 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A.B.大陆大洲 23. 在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

5、正确的是()A_,B_,C_,D_,E_。(2)图中 ABCDE 五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位于中纬度的点是_。(3)点 C 在点 E 的_方向,点 B 在点 C 的_方向,点 B 在点 A 的_方向。A.B.C.C.C.D.D.D.A 岛屿B 海峡C 半岛D 大洋24. 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A.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25.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A.B.乌拉尔山脉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大高加索山脉(4)图中 ABCD 四个点中,向东进入东半球,向西进入西半球,向南进入南半球,向北进入北半球,请问这个点是:_。26. 部分国家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这是由什么引起的海陆

6、变迁()A.B.C.D.人类活动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下降A点 AB点 BC点 CD点 D32. 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27. 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自然现象的是()B.D.A.C.花开花落我国东部海底有古河道遗迹台风肆虐太阳东升西落28. 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B.C.D.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吻合北美洲西部沿海多火山、地震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海牛、鸵鸟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29.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中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大陆边缘A.C.B.D.(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A_洲,B_洲,C_洋,D_洋。(2)赤道横穿_洲和_洲的

7、大陆。30. 下列山脉和海洋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3)E、F 分别是两个相邻大洲的分界线,写出它们的名称:E_运河,F_运河。A.B.C.D.红海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迪勒拉山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点 ABCDE 五点的经纬度:(4)面积最大的洲是_,面积最大的洋是_,跨经度最多的洲是_,跨经度最多的洋是_,面积最大的大陆是_。33. 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参考答案A_,B_,C_,D_,E_。(2)E 点的海拔为_米,若E 点的气温是10,则F 点的气温大约是_。(3)E、F 两点之间的直线

8、距离大约是_米。一、AADDBAAABCCDBDAACDCBDBADC DBBCD二、31、(1)40N,40E;0,0;0,20W;40S,20E;40S,40W;(2)BC;ADE;(3)东北;正东;西南;(4)C(4)若E 点附近有一条河流,则它的流向大致为_。(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_(或)线,理由是_。32.(1)亚;南美;印度;大西;(2)非;南美;(3)苏伊士;巴拿马;(4)亚洲;太平洋;南极洲;北冰洋;亚欧大陆。33.(1)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2)300;8.8;(3)10000;(4)自西北流向东南;(5);因为线路基本上

9、是沿着同一等高线修建,坡度小,容易施工。23. 在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A_,B_,C_,D_,E_。(2)图中 ABCDE 五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位于中纬度的点是_。(3)点 C 在点 E 的_方向,点 B 在点 C 的_方向,点 B 在点 A 的_方向。A.B.C.C.C.D.D.D.A 岛屿B 海峡C 半岛D 大洋24. 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A.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25.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A.B.乌拉尔山脉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大高加索山脉(4)图中 ABCD 四个点中,向东进入东半球,向西进入西半球,向南进入南半球,向北进入北半球,请

10、问这个点是:_。26. 部分国家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这是由什么引起的海陆变迁()A.B.C.D.人类活动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下降A点 AB点 BC点 CD点 D32. 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27. 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自然现象的是()B.D.A.C.花开花落我国东部海底有古河道遗迹台风肆虐太阳东升西落28. 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B.C.D.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吻合北美洲西部沿海多火山、地震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海牛、鸵鸟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29.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中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大陆边缘A.C.B.D.(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

11、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A_洲,B_洲,C_洋,D_洋。(2)赤道横穿_洲和_洲的大陆。30. 下列山脉和海洋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3)E、F 分别是两个相邻大洲的分界线,写出它们的名称:E_运河,F_运河。A.B.C.D.红海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迪勒拉山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点 ABCDE 五点的经纬度:(4)面积最大的洲是_,面积最大的洋是_,跨经度最多的洲是_,跨经度最多的洋是_,面积最大的大陆是_。33. 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参考答案A_,B_,C_,D_,E_。(2)E 点的海拔为

12、_米,若E 点的气温是10,则F 点的气温大约是_。(3)E、F 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_米。一、AADDBAAABCCDBDAACDCBDBADC DBBCD二、31、(1)40N,40E;0,0;0,20W;40S,20E;40S,40W;(2)BC;ADE;(3)东北;正东;西南;(4)C(4)若E 点附近有一条河流,则它的流向大致为_。(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_(或)线,理由是_。32.(1)亚;南美;印度;大西;(2)非;南美;(3)苏伊士;巴拿马;(4)亚洲;太平洋;南极洲;北冰洋;亚欧大陆。33.(1)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2)300;8.8;(3)10000;(4)自西北流向东南;(5);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