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88920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基于国际对比的研究田永坡 满子会*作者田永坡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满子会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摘要 近年来提出的就业质量这一概念不断被丰富完善,本文借助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讨论,从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学者对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测量结果。在总结各国就业质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未来就业质量测度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就业质量 国际对比 实证结果一、就业质量的概念就业质量是对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优劣程度、各方面满意程度进行的一个多维度衡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和组织陆续提出了与

2、就业质量相关的概念。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在第87届国际劳工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概念,给出了就业质量的一个初始性定义,认为体面工作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 ILO. “Decent work, Report of the Direct General”. 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 87th Session, Geneva, 1999. http:/www.ilo.org/

3、public/english/standards/relm/ilc/ilc87/rep-i.htm这一概念涵盖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但从狭义上来说,主要反映的是就业质量的状况,因此被作为就业质量的定义广泛引用。欧盟将工作质量(Quality of work)的提升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指导原则”,提出工作质量是一个包含工作特点和广泛劳动市场在内的多维度概念,所谓工作质量即良好的工作,不仅意味着关注和考虑有薪就业的存在,而且关注有薪就业的特点。 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中国劳动2009年第10期。鲁帕里约荷瑞(Roopali Johri)认为就业质量是工作组织应满足个人需

4、求的程度。较高的就业质量意味着,就业者在工作过程中,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需求和自身情况能够得到重视和考虑。 Roopali Johri. “Work Values and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Department of Labor. 2005.按照就业质量水平的高低,就业质量可以分为高质量就业和低质量就业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中国劳动2009年第10期。,弗瑞德瑞克施罗德(Fredric K. Schroeder)提出了高质量就业的概念,他认为工资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指

5、标,所谓高质量就业(High-quality employment)意味着更高的潜在收益,如医疗保险和退休计划等,意味着职业发展的机会。最重要的则是工作者在某个工作岗位上,既能获得生活所需的劳动报酬,也能通过挑战性的工作使自身能力得到满足。简而言之,即工作同个人兴趣和能力保持一致。 Fredric K. Schroeder. “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 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Work. 2007. Vol.29 (4).二、国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国外学者积极探索并构建了一系列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6、,用于对就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一)国际组织和机构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国际组织和机构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体面劳动(Decent Work)”指标体系、欧盟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的“工作质量(Quality of work)”指标体系、欧洲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quality of job and employment)”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都适用于特定的用途或政策议程,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整体的就业质量统计测量框架。基于此,联合国欧洲

7、经济委员会(UNECE)整合现存指标,将之前专家小组所做的工作考虑在内,编制了统计测量“就业质量(quality of employment)”的指标体系。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关于衡量“体面劳动”的指标体系,在西方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的是六维度、十一属性、四十指标。六个维度分别是:工作机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工作、生产性的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中国劳动2009年第10期。根据上述六个维度,又可将其发展为十一个测量属性(就业质量的相关范畴)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中国劳动2009年第10期。,主要有:(1)就业机会;(2)不可接

8、受的工作;(3)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4)合理的工作时间;(5)工作的稳定性;(6)就业中的公平待遇;(7)劳动安全;(8)社会保障;(9)工作与家庭生活;(10)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11)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Richard Anker, lgor Chernyshev, Philippe, Farhad Mehran, Joseph A. Ritter. “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Vol.142.No2.上述十一个属性用若干指标来评价,进而产

9、生体面劳动的四十个衡量指标。欧盟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体系的衡量主要包括10个基本维度:(1)工作内在质量;(2)技能、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3)性别平等;(4)健康与工作安全;(5)灵活性与安全性;(6)包容性与劳动力市场进入;(7)工作与生活的平衡;(8)社会对话和员工参与;(9)多样性与非歧视性;(10)总体工作表现。欧洲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广泛地被用来衡量欧盟和加拿大的就业质量,为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就业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且对于评价和促进相关就业

10、政策和法律法规很有帮助。 高伟: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沈阳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第15页。该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四大类指标:职业和就业安全(就业状况、收入、社会保护、工人权利)、健康与福利(健康问题、风险承担、工会组织)、技能培养(任职资格、培训、学习组织、事业发展)、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工作和休息的时间、社会公共设施情况)。 Roopali Johri. “Work Values and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Department of Labor. 2005.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11、提出的“就业质量”(quality of employment)指标体系报告于2010年2月编制完成,该报告发布了包括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摩尔多瓦和乌克兰9个国家就业质量的国别报告。这一指标体系从7个维度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衡量:就业的安全保护和道德规范(工作安全、童工和强迫劳动、就业中的公平待遇)、就业中得到的收入和福利(收入、非工资性的金钱福利)、工作时间和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安排、平衡工作与日常生活)、就业的安全性和社会保障(就业的安全性、社会保障)、社会对话、技能发展与培训、职场人际关系和工作积极性(职场的人际关系、工作动机)。 UNECE

12、 Task Force on the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Employment. “Measuring Quality of Employment Country Pilot Reports”. United Nations Geneva. 2010.(二)国外学者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外一些学者在研究就业质量时给出了各自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鲁帕里约荷瑞(Roopali Johri)对新西兰的就业质量从薪酬、工作满意程度(对工作内容、提升机会、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的感受)、雇佣关系(信赖度、应承担的义务、员工对工作决策的影响、沟通)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并

13、且认为工作满意度已经取代工资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类似的,Mireille Razafindrakoto和Francois Roubaud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并对工作满意度从基于劳动力状态的工作满意水平(包括就业工人、失业者、长期失业人口和怠惰工人的工作满意水平)、基于个人特征的工作满意水平(根据性别、家庭地位、婚姻状况、年龄、教育水平、迁徙路径)和基于工作特征的工作满意水平(根据机构部门、工业门类、工资和非工资地位、社会经济组织)三个方面进行了衡量。 Mireille Razafindrakoto, Francois Roubaud. “Job Satisfa

14、ction: A Measurement of Employment Quality Compared with Aspirations in eight African Capitals”.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nd Mondialisation, 2011,12.卢切迪沃恩(Lucie Davoine)和克里斯汀乙烯利(Christine Ehrel)通过回顾以前的研究,认为就业质量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由四个基本评级指标来衡量:体面的工资和工资的不平等性、技能和培训、工作条件、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能力以及性别平等。这一指标综合了主观和客观指标,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

15、角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衡量。 Lucie Davoine, Christine Ehrel. “Monitoring Employment Quality in Europe: 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 Indicators 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2008. Vol.147(2).珍妮莱斯赫(Janine Leschke)和安德列瓦(Andrew Watt)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job quality index)包括六个子指标:工资、非正规就业率、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和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工作保障、获得培训的机

16、会和职业发展、集体利益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Janine Leschke , Andrew Watt. “Job Quality in Europe”. European Trade Union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Safety (ETUI-REHS), 2008.07.(三)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和特点虽然国际组织和学者关于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可归为6个方面:一是就业状况,包括就业机会、收入、社会保险及福利、工作和休息时间等指标;二是就业环境,包括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指标;三是就业者尊严,即工作中是否得到工作单位、同事和周围人的尊重,正当权利是否被损害,以及是否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有关问题的决策,包括社会对话、员工参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