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87436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运用。(共50 分)1古诗文默写:(10 分)(1)、水何澹澹,。( 2)、,洪波涌起。(3)、,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 5)、,江春入旧年。(6)、,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7)、夕阳西下,。2给下列拼音写汉字。(共 16 分)zhuo()落宽 ch dig ()狭 zhdi()you( )谷房 sh e()y u n()酿卖 nb ng()肥 shub( )Li a o()亮黄 y u n()h o ng( )托Zhu( )蓄Ln ()啬Li()临静 mi()干 zcO ()3.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 分)(1)一年之计在于春

2、()(2)呼朋引伴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罐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3)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4)朗润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C.朗读 D.稀确 (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 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 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 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

3、自然的美好情感。D. 天净沙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之情。5. 按原文填空。( 8 分)(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4 分)(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2分)(3) 次北固山下 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2分)6. 仿写句子( 6 分) 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三个同样 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6分)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微笑是微笑是微笑是二、阅读理解 (50 分)(一)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 分)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 3 分)3. 首联中的、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 分)4. 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2 分)5.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 大的胸襟。B. 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

5、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 留名青史。(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10-13 题。( 15 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 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6、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 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也青得逼 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0. 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3 分)第段:_图;第段:_一图;第段:图。11. 第段是从、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3 分)12.

7、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6 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13第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 为什么?( 3 分)(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14-17 题。(1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 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 水纹的花衣, 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 的肌肤

8、。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4. 本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又是如何去写的?( 3分)15. 画线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 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 2 分)16. “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粉色”是什么样的颜 色?( 2 分)17. 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3 分)(四)课外阅读( 14 分) 四季分明 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

9、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 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 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 命的力量而感动。 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 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 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 不 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 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 却也亭亭 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 片黄金的“小扇儿” 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 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 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

10、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 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 缕缕梅香携春来到 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 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夏季说来就来, 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 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 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 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 还休的无奈。 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 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 场荤

11、季的雪层上打滚, 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 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 红红绿绿, 冷冷热热, 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 生命中的春 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18给下列词语造句。( 3分)(1)淡妆素裹:(2) 转瞬即逝:(3) 欲说还休:19. 第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4 分)(1)春天:(2)夏天:(3) 秋天:(4) 冬天:20第段到第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来比喻“春的短

12、暂” ;用“”来比喻“夏的火热” ;用“”来比喻“秋的成熟”。( 3分)21.品读第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怜 当,为什么?( 4 分)三、作文我眼中的春天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略) 2.C、D、B、A 3、C 4、略 5、略 6、略二、阅读理解(一) 古代诗歌阅读 1. 停泊,停留 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3、客路 行舟4、潮平两岸阔5、D(二) 1 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11、温暖、清香、悦耳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

13、树、杏 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 内在逻辑关系, 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 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 粉的像霞对应的 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 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彩, 完美的 表达出“春” 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 生机勃勃的美丽 景象。(三) 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妙”字来写,然后按空间顺序 ,从高处到低处 ,层 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 ,树尖,山坡,山腰 四个层次的美丽景物 .15、“这件花衣”指山坡上的雪。“山的肌肤”指山坡上的地面16、“粉色”是指夕阳斜照在薄雪上与雪交相辉映的颜色17、“秀气”一词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 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四) 课外阅读( 14分)18、略19、 (1)、春天短暂(2)、夏天火热(3) 、秋天千姿百态(4) 、冬天美丽20、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 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人到中年历经甘苦21、不恰当。因为:、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美丽,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