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86872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方向,夯实基础,提升能力2007 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建议潘爱国一、 06 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06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共 6 套,其中全国卷 2 套、北京、天津、重庆 四川卷各一套。1、试卷结构分析:2、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结论:(1)六套试卷共涉及到考纲17个单元中的16个单元,只有第12 单元“电磁场和电 磁波”未涉及到。(2)每套试卷考查的考点大约在2125 个,六套试卷共考57 个主要考点,有较强的互 补性,也给高考研究工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3)每份试卷重点考查的考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等。(4)“得力学者,得天下”基

2、础知识。3特点分析(1)保持了题型、题量和试卷结构的高度稳定。(2)继续突出了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3)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题目不偏、不深、不怪。(4)突出了能力的考查,加大了中等难度题的分量,提高了整体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 新生(5)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6)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居高不下。(7)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8)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9)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不回避陈题。4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创新力度似乎略显不够(2)能量、动量问题考查量略显不够:二07 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一、总体安排:三轮复习法第一

3、轮:时间:9月至次年3月初,大约半年;形式: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学生读本:以教材为主; 主要任务:夯实双基,建立体系; 重点: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重要性:第一轮的复习质量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第二轮:时间:3 月初至 4 月中下旬,大约两个月。 任务:查漏补缺,提升能力。形式:综合训练 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第三轮:时间:4 月下旬至 5 月底,大约一个月 任务:实战演练,心理调适,科学应考 二、第一轮:夯实双基,建议体系 建议一:强化双基、建立知识体系;1、抓好基本物理知识的教学是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物理知识:现象、概念、规律、方法(1)

4、现象:( 2)概念: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是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 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概念的特点: 客观性、抽象性、精细性、可测性、局限性。概念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概念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了解定义概念的基本方法 语言表述法; 数学定义法: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理解概念;例 1 :关于功的概念的学习W=FS车发生的位移为S,力F做没做功?为什么?若做了功,问做了多少功?人做了多少功? 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 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3)规律: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骨架,它表现为若干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 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其基本特

5、点如下: 客观性、因果性、近似性、局限性。 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方法:科学方法分为以下四类:普遍的哲学方法;普遍适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具体学科 方法;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算法;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数 学方法;复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尝试回忆法、整体复习法、滚动训练法等; 解答物理习题常用的方法:等效法、微元法、对称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6、、近似处理法、 估算法等。2、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又一重要任务(1)物理学习中的智力技能训练: 概念的识记与理解的训练; 规律的掌握与应用训练; 规范解题的训练。等等(2)物理学习中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物理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技能训练。 力学:准确计时、精确定位及减小摩擦影响等的训练; 热学:保持研究对象的纯净清洁、系统的密闭、保温及合理加热等的训练; 静电:绝缘的技巧和干燥的办法等的训练; 电磁:电路连接、电源和电表的选择与使用等的训练; 光学:光源的选择、光路的调整和显示、暗房技术等的训练。3、要真正把加强双基落到实处:(1)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水平制订详细周密

7、的复习计划,明确主攻方向,把握 好复习节奏; 分析学生水平,冷静面对各在模拟练习,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 分析学生问题所在,设计好针对训练;(2)要以教材为主,以复习资料为辅,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重点内容,重点复习,非重 点内容,也要“面面俱到”,不留知识死角。(3)要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向困难挑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日事今日毕,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定步伐朝前 走。(4)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只能做设计师、引路人、观察员、 评论员,要做到少讲、精讲、讲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总结。(5)及时反

8、馈,重在落实。师生都要准备且用好“错题本”。建议二:强化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数学与物理学的联系(1)数学是一种语言工具培养同学们利用数学语言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用数学语言来定义物理概念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规律 用数学语言提供有用信息:学会认识物理学中的图象问题,并能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或从已知的函数关系作出相应的图象。 例:一物体沿一木板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上滑,它能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与木板对地的倾角e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图中最低点P的坐标。例:(北京东城06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绝缘长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大小不计

9、的带电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木板左端冲上木 板。整个装置放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从物块冲上木板时刻开始计时,物块和木板 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 acd 和 bcd, a、 b、 c、 d 点的坐标为 a( 0, 10)、 b( 0,E0), c (10, 4)、 d (30, 0)。(1)物块所带电荷的种类,说明理由;(2)物块与木板一起运动时的加速度。(3)长木板通过的位移。(4)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之比m/M是多少?处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弄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物理量的单位;找出图 象中的特殊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意义;由特殊点的坐标建立相应的物理 规律(方

10、程);求解并讨论。2)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3)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 2运用数学模型求解物理问题,如求极值 用导数模型求极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令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零,求出极值点,然后代入函数计算。(有关说明) 用二次函数模型求极值 运用三角函数模型求极值常用模型1:y=Asinecose=Asin2e/2当8 =45时,y有最大值ymax=A/2常用模型 2:y=asine+bcose 建议三:指导学生学会过程分析、掌握规范解题的步骤和方法;1、解答物理习题的重要意义:2、基本步骤: 审题、建模、择法、列式、求解、讨论1. 关键环节:审题和建模2. 解答物理习题常用方法:(1) 微元法: 取小段的

11、方法,其宗旨是极限的思想。如曲直;变速匀速等。 例: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的计算。(2) 等效替代法:例:一个密度为P,半径为R的均质球,从中间按图中所示挖出一半径为R/2的小球, 放到与大球相距为4R处,求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例:图中所示为无穷多根水平的长直导线与无穷多根竖直的长直导线,交叉处均相连,构成无穷多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每边长的电阻均为1Q,求图中A.B两点间的电阻值。例:如图所示为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非封闭的导体以速度V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如何计算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3)估算法:例:北京05年19 题(4) 近似处理法:空气的浮力远远小于绳的拉力,近似认为拉力等于

12、重力(5) 整体法与隔离法(6) 对称法3. 解答物理习题过程中应注意事项:(1) 审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要善于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敏锐地挖掘题中的隐含 条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出其过程分析草图;(2) 建立模型时,要善于突出问题的本质,能很快地排除次要的和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理清物理过程的细节,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3)建立方程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所设符号的物理意义,且符号不能与题目中给定 的物理量相同,在不同过程中的同一物理量用下角标或上角标加以区别。(4)列方程的时候,一定要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而且要写出这道题本身的原 始方程,尤其要注意隐含条件特别是一些

13、几何条件的方程式。(三要三不要:要列方程, 而不要堆沏公式;要列原始方程,而不要直接写变形式;要列联立方程求解,而不要用 连等式。)(5)求解过程与结果讨论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用纯数学观点来描述物理问题,一定要注 意物理本身的特征,还要注意多解的问题。例:B球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A球m以V向B球运动,并发生弹性正碰,求B球质量等 于多少时,才能使B球的:(1)速度最大;(2)动量最大;(3)动能最大;l例:图中,在x轴上方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B,x轴下方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E,有一质量为m (不考虑重力),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y轴上的M点从静止出发,最后沿-y方向进入放在N (a、0)点的粒子收

14、集器中,求M点的坐标。(6)书写要工整,语言要规范。从物理符号的书写、作图的一般要求,到文字说明、 反映过程的表达式、最后结果的陈述,逐个环节学生都要引起足够的注意。(7)不能白卷,因为高考阅卷是按照得分点给分的,前后不受影响。 6、如何提高学生的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1)每天的解题训练必不可少,除正常教学中的习题布置外,可在教室专栏中设置物 理每日一题,教师精选典型习题由科代表负责抄写,调动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积极性。(2)以传统题、基础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3)题量要适当,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想要提高物理解题能 力,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15、关键是要做到题目要精选,难度要适当,教师要指导学生进 行解题反思,举一反三,以一当十,提高效益,发展能力。一般地说,第一轮复习过程 中,学生要做到1500-2000道物理习题。(4)即时纠错。建议四:重视实验,提高实践能力。1、重做大纲规定的81个演示实验和19个学生实验2、强化基本仪器的使用与基本物理量的测量的复习厂测量长度的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间的仪器-打点计时器、秒表基本仪器测量力的仪器-弹簧秤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测量电学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匸电学控制仪器-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开关(1)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这能使我们灵活的使用仪器和分析问题。(2)熟悉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往往是高考实验题的考点。(3)正确选择量程。(4)掌握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3强化基本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