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552868274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9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夜洛城闻笛第三单元课外古诗第三单元课外古诗新知导入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明月何时照我还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是王安石的乡愁;“夕阳西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是马致远的乡愁;“举头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是是“诗仙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呢呢?对,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对,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

2、题板书文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2 2、学习并记住古代诗歌意象、学习并记住古代诗歌意象柳的意蕴柳的意蕴3 3、背诵、默写诗歌。、背诵、默写诗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夜深人静之时,因偶然听到笛声栈里,夜深人静之时,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3、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新知讲解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初读感受诗歌音韵美初读感受诗歌音韵美春夜春夜/洛城洛城/闻笛闻笛 李白李白 谁家谁家/玉笛玉笛/暗暗/飞声,飞声,散入散入/春风春风/满满/洛城。洛城。此夜此夜/曲中曲中/闻闻/折柳,折柳,何人何人/不起不起/故园故园/情。情。1.

4、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2.2.划出划出节节奏。奏。再读理解画面美再读理解画面美读了这首诗你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读了这首诗你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根据注释,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描述用自己的话描述 诗歌的大意。诗歌的大意。洛城: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即洛阳,今属河南。玉笛: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满:满:此处作动词此处作动词用,传遍。用,传遍。闻:闻:听;听见。听;听见。折柳折柳:即:即折杨柳折杨柳笛曲,乐笛曲,乐府府“鼓角横吹曲鼓角横吹曲”调名。调名。故园故园:指故乡,家乡。:指故乡,家乡。是谁

5、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折杨柳的乐曲,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前两句(叙事):前两句(叙事):客居洛城,春夜闻笛。客居洛城,春夜闻笛。后两句(抒情):后两句(抒情):夜闻夜闻折柳折柳,触景思乡。,触景思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阑珊,诗人难于成寐,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春夜阑珊,诗人难于成寐,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一

6、一个个“暗暗”字,绘出了笛声应字,绘出了笛声应是隐隐约约是隐隐约约的,的,断断续续的,不欢快断断续续的,不欢快的。的。第二句着意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渲染笛声,说它,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是个敏感的人,他听到了遥远的地方传来的。诗人是个敏感的人,他听到了遥远的地方传来的笛音,就认定这笛韵一定能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他巧妙地加入了笛音,就认定这笛韵一定能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他巧妙地加入了“散入春风散入春风”这一这一想象想象,说是,说是笛声借助了风力,使人无处不闻笛声借助了风力,使人无处不闻。这显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这显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夸张。李白的诗主观色彩

7、非常。李白的诗主观色彩非常强烈,这一句艺术的夸张是符合他一贯的写作特色的。这一句中强烈,这一句艺术的夸张是符合他一贯的写作特色的。这一句中“满满”字用得真好,从字用得真好,从“散散”字引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三读品味意境美三读品味意境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句点出这句点出折柳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柳”谐谐“留留”音,故折柳送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

8、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折杨柳曲伤离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惜别,其音哀怨幽咽。第四句时,诗人听到这第四句时,诗人听到这折柳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折柳为全诗点睛,为全诗点睛,亦即亦即“闻笛闻笛”的题义所在。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是面对

9、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我”,却更见,却更见“我我”感触之深,乡思感触之深,乡思之切。之切。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

10、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简单理解就是带着情感的景物)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简单理解就是带着情感的景物)诗歌创作者们对诗歌创作者们

11、对“柳柳”却情有独钟。却情有独钟。比如比如诗经诗经采薇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柳柳”与与“留留”、“丝丝”与与“思思”相谐,长期以相谐,长期以往就产生了往就产生了以柳赠别以柳赠别和和折柳寄远折柳寄远的风俗,亲人或友朋离别,折柳以表达的风俗,亲人或友朋离别,折柳以表达对离对离别者的不舍别者的不舍之情。之情。古诗词中的古诗词中的“柳柳”意象意象以柳赠别表达了对客人的以柳赠别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挽留之意,垂柳的之意,垂柳的“依依依依”神态又与人们分别时神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依依不舍

12、”的心情一致,所以,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的心情一致,所以,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以柳赠别以柳赠别”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美好的很快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美好的祝愿祝愿。柳丝之柳丝之“丝丝”与相思之与相思之“思思”、柳絮之、柳絮之“絮絮”与思绪之与思绪之“绪绪”谐音,依依的谐音,依依的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可见,折柳赠别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可见,折柳

13、赠别或寄远,除相思外又或寄远,除相思外又有盼归有盼归之意。之意。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山前山后遍植柳树。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山前山后遍植柳树。故“柳柳”常作故乡的象常作故乡的象征,它寄寓着人们对征,它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家的依恋家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家的依恋。柳絮飘忽不定,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故柳絮飘忽不定,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故“柳柳”常作示常作示愁愁的凭借。的凭借。柳树大多在春天发芽,每当柳树抽出新芽就代表春天的到来,因此柳树是柳树大多在春天发芽,每当柳树抽出新芽就代表春天的到来,因此柳树是春春天的象征。天的象征。韩愈的韩愈的早春早

14、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自由诵读,背诵,默写自由诵读,背诵,默写课堂总结全诗扣紧一个全诗扣紧一个“闻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此诗意境绵延深厚。诗人用隽永含蓄的笔调抒写了浓浓的此诗意境绵延深厚。诗人用隽永含蓄的笔调抒写了浓浓的思乡思乡之情。前之情。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在那个春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在那个春天的夜晚,诗人静静伫立,那悠扬的笛声满城飘扬,

15、激荡起诗人无限的天的夜晚,诗人静静伫立,那悠扬的笛声满城飘扬,激荡起诗人无限的离愁。离愁。课堂练习1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暗”和和“满满”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暗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有断续、隐约的含义,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

16、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2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简单作一下分析。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念之情。拓展提高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所展示的画面。2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进行赏析。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