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552867735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6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苦与最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新知导入 有位哲人说过:有位哲人说过:“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出去旅游最乐。大家大家也来说说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苦?什么最乐什么最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启超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启超的文章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最苦”,什么是,什么是“最乐最乐”。梁梁启启超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学习略读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有选择的阅读,把握、学习略读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有选择的

2、阅读,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2 2、文常及词语积累。、文常及词语积累。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18731929年)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家、学者学者。广东新会。广东新会人。人。1895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898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饮冰室合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最牛老爸梁启超解释词

3、语:失意:达观:注音:注音:契约契约()()揽揽()()悲天悯人悲天悯人()()不得志。不得志。不如。不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字词学习字词学习字词学习字词学习 契约: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莫若: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别出心裁:别出心裁:洞察幽微洞察幽微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悲天悯人:悲天悯人:任重道远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而后已:死了以

4、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对事物、道理,观察、理解得透彻。形容能从细小的事物上发现事情的本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孔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无入而不自得含义:无论处在什么境地,没有不安然自得的。含义:无论处在什

5、么境地,没有不安然自得的。孟子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君子有终身之忧含义:君子有终身的忧虑。含义:君子有终身的忧虑。曾子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一直走到死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一直走到死 的时候才放得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快速阅读,思考:快速阅读,思考:1 1、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如何得出答案的?2 2、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引用了哪些名言来证明?、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引用了哪些名言来证明?3 3、作者认为这种、作者认为这种“

6、苦苦”与与“乐乐”的关系怎样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的关系怎样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对待这种“苦苦”与与“乐乐”呢?呢?新知讲解1.1.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用原文回答。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作者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作者先用作者先用设问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观点,并一提出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观点,并一一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通过作者通过设问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人生什么事最苦呢”对比对比提到了哪些事?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

7、最苦的吗?它们是最苦的吗?贫贫失意失意老病死老病死知足知足安分安分达观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念上去排解。作者先用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观点,并一一否定,然后再作者先用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观点,并一一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作用:引起读者兴趣,给人新奇之感,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作用:引起读者兴趣,给人新奇之感,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2.2.人生什么事最快乐呢?人生什么事最快乐呢?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说说作者引

8、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古语古语“如释重负。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无入而不自得。”作用: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增强说服力。自由的境界。增强说服力。3 3、作者认为这种、作者认为这种“苦苦”与与“乐乐”的关系怎样呢?的关系怎样呢?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我们又应该如何

9、对待这种“苦苦”与与“乐乐”呢?呢?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人生应勇担责任,不能逃避。人生应勇担责任,不能逃避。再读课文,思考再读课文,思考1 1、为什么、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最苦呢?找出论说的句子。找出论说的句子。2 2、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3 3、作者认为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作者认为

10、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4 4、作者为什么说、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是乐而不是苦呢?1.1.为什么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最苦呢?找出论说找出论说的句子:的句子:正:正:反反: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处逃躲。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推论出推论出最苦的原因最苦的原因2 2、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作者认

11、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责任吗?对人的责任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任。对事的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3 3、作者认为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作者

12、认为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语言谈谈你的理解。有关句子: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快乐之权,操之在己。4、作者为什么说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是乐而不是苦呢?因为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是乐,不

13、是苦。读最后一段,思考:读最后一段,思考:1 1、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呢、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卸却责任”和和“解除责任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2 2、文章的题目叫做、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别呼应了“最苦最苦”和和“最乐最乐”?1、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呢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卸却责任”和和“解除责解除责任任”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卸却责任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

14、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写了写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2 2、文章的题目叫做、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分别呼应了“最苦最苦”和和“最乐最乐”?最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得小快乐。最苦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

15、解除。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31-3):论述: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说)。(分说)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 4):论述: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说)。(分说)第三部分(第三部分(5-65-6):论述: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总结)(总结)课堂总结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

16、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课堂练习1.1.下列下列红色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恩恩惠惠 (hu)(hu)赔赔礼礼(p(p i)i)悲天悲天悯悯人人(m(m ng)ng)B.B.契契约约(q(q)纵纵然然(zng)(zng)如如释释负重负重(sh(sh)C.C.卸卸却却(xi)(xi)包包揽揽(l(l n)n)海海阔阔天空天空(ku(ku)D.D.监监督督(d)(d)达达观(观(d d)别出心别出心裁裁(c(c i)i)2.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B.B.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募里去。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募里去。C.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