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85788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7.n 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n L,这三种烃不可能的组合是 ( )ACH4、C2H4、C3H4以任意比混合BC2H6、C4H6、C2H2以2: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CC3H8、C4H8、C2H2以11:14:26的质量之比混合DCH4、C3H6、C2H2以a:b:b体积比混合8对于4时,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200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B所用水的体积为177.6LC根据题干数据

2、,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得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H)/c(OH)=110-12的溶液:K、Na、SiO32、NO3B.0.1 molL1 Na2CO3溶液:K、Fe3+、NO3、ClC.0.1 molL1 NaClO溶液:Na、NH4、SO32、CO32D. 0.1 molL1 NaAl(OH)4溶液:K、Na、SO42、HCO3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

3、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乙酸乙酯(乙酸)乙醇、浓硫酸加热11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6O3 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生酯化反应C.1mol扁桃酸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1mol扁桃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 0.2 mol 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6NA C.0.1molCl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4、AD.1.5 mol Na2O2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13常温下,在20.00 mL 0.100 0 molL1 NH3H2O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 0 molL1 HCl溶液,溶液pH随滴入HCl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c(Cl)c(NH)c(OH)c(H)B.溶液:c(NH)c(Cl)c(OH)c(H)C.、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NH3H2O)c(NH)c(OH)c(Cl)c(H)29.(16分)氮氧化合物是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 + O2(g) 2N

5、O2(g) H (1)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反应如下,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的焓变H2用含H、H1的式子来表示): 2NO(g) N2O2(g) H10 _(2)在某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前5秒内的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molL-1s-1,该条件下反应:2NO + O22NO2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平衡后某时刻,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建立新平衡状态后,测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原平衡状态,则:2NO(g) + O2(g) 2NO2(g) H_0(填“”);(3)2NO(g) + O2(g) 2NO2(g

6、)的两步反应中,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较大,是一个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反应是一个慢反应,则决定反应2NO(g) + 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_(填” ” 或 “”)。对(2)中反应体系升高温度的过程中,发现2NO(g) + O2(g) 2NO2(g)的反应速率变慢,结合该反应的两步反应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4)若(2)中反应体系,反应开始时使用催化剂,请在(2)的图中画出该反应体系反应进程可能的曲线。(5)电解法处理氮氧化合物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新思路,原理是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O2除去,如右图示,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

7、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电解池阴极反应为_。30(18分)银是一种在工业、生活上有广泛用途的金属。已知:金属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过程:M Mx+ + xe-,氢气在水溶液中也存在如下平衡过程:H2 2H+ + 2e- Ag2S 的Ksp=6.710-50; AgCl的Ksp=1.610-10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银质餐具可杀菌消毒,原因是_(用适当的方程式和文字表述说明);金属银与氢硫酸可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金属银与硝酸银溶液组成电池示意图如右, a电极的反应为_,NO3-从电池_侧溶液向电池_侧溶液移动 (填“左”或“右”)。(3)硝酸银见

8、光或受热易分解为Ag、NO2、O2,反应中生成N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将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剩余气体为_(4)已知:Ag+(aq) + 2NH3H2O(aq) Ag(NH3)2+ (aq) + 2H2O K=1.6107,写出AgCl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在氯化银溶于氨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硝酸,会再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滴加硝酸至刚好沉淀完全,取上层清液测其pH,发现呈酸性,主要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1(19分)晶体硅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用于制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等,.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S

9、i(s)3HCl(g) SiHCl3(g)H2(g) H0I.反应、均需要加热,有如下两个温度区间分别供两反应选择,你认为反应应选择_(填序号字母),原因是_;a .520530K b.13501360KII.现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粗硅提纯的过程,已知SiHCl3遇水强烈水解,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SiCl4SiHCl3AlCl3FeCl3沸点/57.733.0315升华温度/180300(1)现用如下装置进行模拟反应的过程。实验室制HCl的反应原理为:2NaCl(s) + H2SO4(浓) 2HCl + Na2SO4A中是HCl的发生装置,你认为应选择下列哪套装置?_(填装置的序号字母)

10、,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2)已知液态粗品SiHCl3中含有杂质SiCl4、AlCl3、FeCl3等,则流程中操作为_(填操作名称),下列不是该操作所需的仪器是_(填装置序号字母); a. 冷凝管 b. 圆底烧瓶 c. 蒸馏烧瓶 d. 分液漏斗 e.温度计 f. 接受器(3)用SiHCl3与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 按图示组装好仪器后,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填步骤的序号字母),a. 打开甲装置分液漏斗旋塞,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H2; b. 向装置中添加药品;c. 打开丙装置分液漏斗的旋塞,滴加SiHCl3,并加热相应装置;d. 检查装置气密性; e. 停止向丙装置滴加SiHC

11、l3,并停止加热相应装置;f. 停止通H2;步骤c中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填装置序号“甲”、“乙”、“丙”、“丁”) 该套装置的设计缺陷是_。【选做部分】34【有机化学基础】(12分)化合物E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PCl3O2催化剂催化剂A(C2H4O) CH3COOH CH3COClCH3OH B ( ) C (C8H8O3) 一定条件 D E (1)检验A中官能团所选用的试剂为 _ (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 (3)满足下列条件物质C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b.遇FeCl3显紫色 c.可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5)D与过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mol(6)反应DE是一个分子内的取代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化学部分题号78910111213答案BDACBDB29.(16分)(2分)(1)N2O2(g) + O2(g) = 2NO2(g) H2=H-H1(2分)(2)0.005(2分);100 (2分); H0(2分)(3)(2分);决定总反应速率是反应,温度升高后反应平衡向右移动,造成N2O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于反应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N2O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