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852862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地理世界气候特殊区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地区气候类型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热稀.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阔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2.索马里半岛,热沙,成因,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夏半年: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小亚细亚半岛中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伊朗高原,小亚

2、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南北有山脉阻挡地势高,离海洋较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和伊朗高原的温大陆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和伊朗高原离海洋较近.4.澳大利亚南部南纬之间和非洲南部的狭窄地带(30S至35S)热稀.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半年在副高的控制下,降水稀少,形成炎热枯燥的天气;冬半年在西风的影响下,降水量大大增加,出现温和湿润的天气,这种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向地中海气候过渡的一种中间类型。冬季降水量没有地中海气候多,夏季气温却

3、高于地中海气候,干湿季清楚,是二者的共同特征.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枯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5.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而西岸那么处于背风坡的位置,且吹的风主离岸风,故降水较少。6.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热雨气候。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7.澳大利亚东北部热雨形成原因:1.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2.东

4、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8.印度河流域成为热沙原因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地形;3.历史上对印度河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热稀.当东南信风掠过辽阔的洋面时,受下垫面的影响变得温和湿润,携带着大量的水汽.登陆后,在迎风坡地区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当气流越过山顶以后,便开始下沉,进入雨影区。由于“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大大减少,因而形成热稀9.澳大利亚沙漠气候面积大的原因,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的范围大;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东部山地的西侧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山地偏居大陆东

5、岸,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10.澳大利亚北部热稀的成因,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且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冬季,副高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枯燥。11.澳大利亚东部热稀的成因,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12.澳大利亚南部热稀的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枯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13.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季气候的成因?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

6、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季湿润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沙,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地处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14北美大陆东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位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影响,西侧有落基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北美大陆东北部濒临大西洋,大陆和大洋之间也有海陆热力

7、性质差异,但在北美温带地区和大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缺乏以产生明显的随季节变化转向的季风,因此东北部没有形成如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温海,成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16.巴塔哥尼亚高原和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平原西侧,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常年盛行中纬西风影响,受安第斯山脉阻挡产生雨影效应而降水较少。巴塔歌尼亚高原东部还要受沿岸寒流的影响。17.古

8、巴岛,夏威夷群岛,热稀气候,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稀.18.黑海沿岸包括克里木半岛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19.印度河下游,热沙,成因1,西南季风不易吹到,降水少,气候枯燥;2.古代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或1盛行从伊朗低压南缘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它使赤道季风气流不能远达北方2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得并不厚3夏季,本地区高空为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著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20.东京北京乌兰巴托气候特征

9、的主要不同及原因.不同:降水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大陆性越来越强.原因:距海远近不同。日本东部多雨西部多雪的原因.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侧,冬季风的背风侧,夏季降水较多.西部位于冬季风的迎风侧,夏季风的背风侧,冬季降水较多。21.北回归线附近的埃及阿斯旺、南亚达卡、中国广州气候特征的不同及原因1.类型的不,分别为热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的不同。阿斯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控制,南亚,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热带季风或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广州受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亚热带

10、季风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2,特征的不同:阿斯旺与南亚:南亚降水较多.原因是夏季风带为丰沛降水.南亚与广州:冬季气温达卡高于广州。原因:受喜马拉雅山等的影响,达卡根本不受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广州受寒潮的影响大。或者说达卡由于北面高山的屏障,温度较高22.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稀,而不是热雨?海拔高,温度较低,空气的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23.南亚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夏季向东,冬季向西乞拉朋齐降水多的原因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4.撒哈拉沙漠成为最大沙漠的原因1.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和西岸的陆地面积广亚欧大陆与非洲北部相连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

11、陆信风的影响3.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4.单一平坦的地形低矮的高原5.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撒哈拉沙漠南扩的原因:荒漠化严重的原因,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相似多大风东北信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变率大、植被稀疏、沙质土、土质疏松;过垦、过牧、过樵等过度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增长快,素质低。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降水稀水;原始森林遭破坏,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分处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经过,阿塔卡玛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处于信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秘鲁寒流.安第斯山限制了其东西扩展25.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1.位置:赤道附近有

12、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2.亚马孙平原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旺盛,降水丰沛。C、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利于暖湿气流的进入和抬升。26.巴西东南热雨的成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27.欧洲西部温海面积大的原因.纬度位置,大局部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大气环流,处于西风带,多锋面,气旋28北半球寒极的成因,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正午太阳高

13、度角小,昼短,太阳辐射弱,处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高;盆谷地地形,有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向北冰洋,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堆积,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29.印度河下游,热沙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30.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拟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枯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31.几内亚湾北部热雨形成原因1.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未

14、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2.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湿。32.东非高原没有成为热雨而成为热稀气候原因1.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为偏低低,空气对流不旺盛,蒸发弱,降水少2.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未西南季风后,经过刚果盆地后再到达东非高原,所含水汽已经明显减少。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33.非洲西南部热带沙漠狭长分布原因: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雨量少;2.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其降温减湿作用使该地降水量变得更稀少;3.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34.非洲西部:同纬度的非洲东岸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

15、状况,形成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5.非洲特殊地区: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稀,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36.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部等3、南美洲东岸,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在东岸的原因?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北部为圭亚那高原,南部为巴西高原,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平原开口向大西洋,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东岸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成因?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

16、增湿。37.非洲西南岸:同纬度东西岸分别为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原因?东岸: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38.非洲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的成因?索马里半岛东南部海岸线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冬季的东北风和夏季的西南风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登陆索马里半岛抬升致雨;夏季在半岛东南部沿岸为水平离岸洋流,海底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冬季海流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温较低,气流稳定,虽多雾而不易降水。39.南美洲西部沿岸,狭长分布,纬度范围广,向赤道逼近,原因?沿岸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西岸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气流深入五.40.南美洲西海岸热沙气候狭长的原因,1.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影响2.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南美洲特殊地区,大陆南端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虽然位于沿海地区,但是由于高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