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84836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社会治理序号 题干内容 题型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选项A 选项B选项C选项D1行为人有意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称为()。 单选题 AA. 信息污染 B.网络垃圾 C.网络谣言D. 虚假信息2网络 “ 抄袭 ”纠纷频发反映了()。 单选题 A A. 互联网产业创新活力不足B.互联网诚信缺失 C.互联网市场行为亟待规范D. 互联网立法工作的滞后3广义的网络信息保密性是指()。 单选题A A. 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漏和保护信息不为非授权用户掌握B.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 C.对数据的截获、篡改采取完整性标

2、识的生成与检验技术D.保守国家机密,或是未经信息拥有者的许可,不得非法泄漏该保密信息给非授权人员4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 )。 单选题D A. 技术 B. 策略 C.管理制度D.人5自主性、自律性()和多元性都是网络道德的特点。单选题C A. 统一性B. 同一性 C.开放性 D.复杂性6( )是世界上首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单选题 C A. 美国 B. 中国 C.韩国 D.日本7网络安全一般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 )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单选题 C A.系统中的文件 B. 系统中的图片 C

3、.系统中的数据 D.系统中的视频8( )出台了世界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的法律多媒体法。 单选题B A. 美国 B.德国C.英国 D. 新加坡9 2008 年 5 月 1 日,我国正式实施( ) ,政府网站的开通,被认为是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措施。 单选题 B A. 深化政府改革纪要B.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C.政府的职能改革D.加强政府信息公开10 网络安全技术层面的特性有可控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单选题 DA.多样性 B.复杂性 C.可操作性 D. 不可否认性11 ( )属于网络不诚信问题。多选题 AB A. 发布虚假信息,扩散小道消息B.网上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C.境外的网络攻击

4、D.手机恶意程序12以下属于网络安全影响社会安全的是( ) 。 多选题 ABC A. 利用网络宣传虚假新闻B. 制造病毒,攻击网络C.发布黄色、暴力信息D. 进行网上转账交易13网络信息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安全。多选题 BCD A. 单一性 B.整体性 C.积极性 D. 战略性14电子证据具有()特征。 多选题 BC A. 无法修正性B. 无法直接阅读C.可解密D. 保存安全和长期15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赌博、网络盗窃和( )。 多选题AB A. 网络诈骗B.网络色情C.网络营销D. 网络推广16 三网融合指的是哪三网?()多选题ABC

5、 A. 电信网B. 广播电视网C.互联网D.4G网络17 加快完善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建设的措施有()。多选题ABC A. 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B.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C.参考WTO规则制定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管理规范D.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意识18 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的领域包括()。多选题ABCD A.经济B. 政治C.文化D.军事、社会19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有 ( )。 多选题 ABD A.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B. 个人家庭住址 C.个人文学作品D.淫秽、色情信息20威

6、胁网络信息安全的软件因素有()。 多选题 ABCD A. 外部不可抗力B. 缺乏自主创新的信息核心技术C.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D. 网络信息管理存在问题21网络社会具有先进性、开放性、自由性、虚假性等特点。() 判断题 错22网络道德的本质是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网络领域中的新体现。()判断题对23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治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法律前提与制度保障。() 判断题对24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的原因有多种,网络道德观念的缺乏属其中一种。() 判断题 错25 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 ( ) 判断题 对26 互惠原则的核心内

7、容是要求消除网络社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网络主体间的交往不畅通、交往障碍。( ) 判断题 错27 我国网络安全防御工程建设还有待加强就是因为我国国家级投入相对较少。()判断题 错28 在线调查进入门槛低,信息发布自由度和开放度很高,具有跟帖评论、推荐阅读、RSS订阅等的互动功能。 ( ) 判断题 对29 传播网络病毒,恶意进行网络攻击不属于网络不诚信问题的表现。()判断题错30 根据儿童互联网保护法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都必须给联网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否则图书馆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 ) 判断题 对序号题干内容 题型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1 2012 年 3

8、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己经将( )纳入到刑事诉讼法法的证据种类当中。单选题 B A. 实物证据B.电子证据C.指纹D.DNA检测2 广义的网络信息保密性是指()。 单选题A A. 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漏和保护信息不为非授权用户掌握B.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C.对数据的截获、篡改采取完整性标识的生成与检验技术D.保守国家机密,或是未经信息拥有者的许可,不得非法泄漏该保密信息给非授权人员3 行为人有意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称为()。 单选题 AA. 信息污染 B.网络垃圾 C.网络谣

9、言D. 虚假信息4 ( )是世界上首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单选题C A. 美国 B. 中国 C.韩国 D.日本5 ( ) 是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方针。单选题 B A. 分工负责、齐抓共管B.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C.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发展D.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6 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 )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段。单选题D A. 通信保密阶段 B.数据加密阶段 C.信息安全阶段D.安全保障阶段7 现当今,全球的四大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和( )。 单选题 D A.手机B.杂志C.电子邮件 D.网络8 2012 年 12 月 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标志着网络信息保护

10、立法工作翻开了新篇章。单选题A A.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B.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C.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D.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9网络 “ 抄袭 ”纠纷频发反映了()。 单选题 A A. 互联网产业创新活力不足B.互联网诚信缺失 C.互联网市场行为亟待规范D. 互联网立法工作的滞后10网络安全一般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 ) 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单选题 C A.系统中的文件 B. 系统中的图片C.系统中的数据D.系统中的视频11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来划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 多选题 BC A.

11、间接电子商务B.完全电子商务 C.非完全电子商务D. 直接电子商务12我国现行的有关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框架有以下()层面。 多选题 ABCD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D.司法解释13( )属于网络不诚信问题。多选题 AB A. 发布虚假信息,扩散小道消息B.网上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C.境外的网络攻击D.手机恶意程序14三网融合指的是哪三网?() 多选题ABC A. 电信网 B. 广播电视网C.互联网 D.4G网络15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的领域包括()。 多选题 ABCD A. 经济 B. 政治 C.文化 D.军事、社会16以下属于网络安全影响社会安全的是( ) 。 多选题 ABC

12、 A. 利用网络宣传虚假新闻B. 制造病毒,攻击网络C.发布黄色、暴力信息D. 进行网上转账交易17加快完善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建设的措施有()。 多选题 ABC A. 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B.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C.参考 WTO 规则制定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管理规范D.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意识18电子证据具有()特征。多选题BC A. 无法修正性B. 无法直接阅读C.可解密D. 保存安全和长期19网络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是( )。 多选题ABC A. 为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B. 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C.道德观念缺乏D. 互联网立法滞后20网络支付需要同时具备()条件。多选题ABCD A. 电子商务系统 B. 电子钱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