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84726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课题开题(作文)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情景式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靖边二小 贺燕一、课题提出的缘由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反观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主要反映出:1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差,对于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有种畏惧感; 2重机械照搬,轻自主创新;3重数量完成,轻语言积累;4重叙述文的训练,轻应用文的指导。二、课题研究的的意义、价值小学生写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

2、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研究能使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乐表达,爱作文,会作文,切实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对促进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小学作文教学近年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各地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立足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研究方法也就不同,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作文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一定的模式,但也不能局限于此。也就是说要适合小学

3、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那么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开展实证研究,将对改变小学生作文现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作者进行了本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本研究所提出的作文创新教学范式是对过去作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为基础,促进作文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对文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当前学生作文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点燃他们的写作欲望,进而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拟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系列化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1. 开拓渠道、创设情境,创新说话写话教学方式; 2.写前指导,拓宽思路,开发资源,创新作文片段训练的方式; 3.“当堂作文

4、,当日(隔日)讲评,二次改写” ,创新作文书写、批改、讲评方式;4.通过学习园地、校报校刊、班级作文博客等方式展示学生习作,创新作文的“发表”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评课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学习,了解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3.研究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教学,创新说话写话教学的课堂组织方式,丰富说话写话教学的内容。4.研究作文的写前指导模式,练实中年级的作文片段训练。5.研究作文的书写、批改、讲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阅中解脱出来,让作文批阅、讲评真正见实效

5、。6.研究语文教材,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读写结合,让阅读和作文互为表里。7.研究学生习作的展示方式,让更多学生的习作有“发表”的机会。8.研究网络对作文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搜集习作素材,发表习作。9.研究学情,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水平、思维能力,为系列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奠定基础。五、课题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经验总结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9)1、 选定课题与启动阶段;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准备与本课题相关资料;3、 组织课题成员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9

6、2014.1)1、 课题组成成员加强学习,并认真做好收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2、 课题组成成员共同设计起步作文教学细则,并轮流承担这样的公开课教学;3、 对于课题组成员所执教的公开课,能公正的评议并认真做好记录;4、 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12014.5)1、反思、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写出研究报告;2、经验交流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七、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保障措施1.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广大教师热衷于教研教改,已经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探索。学校已确立了低年级说话写话、中年级篇段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的作文教学体系,

7、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教学纳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范围,已初见成效;中高年级 “当堂作文,快速浏览,隔日反馈,二次改写”的作文训练范式也在本学期推开,收效良好。学校曾经组织召开了校内作文教学研讨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条件。并且创办了校报校刊、校园网站,许多班级创建了班级网页,为作文教学研究搭建了平台。2.人员条件。课题负责人及其他课题组成员,都是我校语文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有着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为完成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有力的保证。3.物质条件。我校具备了完善的网络条件。硬件方面,学校有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配备了电脑和电子白板;软件方面,学校有校园网站和校园文化网,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自己的

8、作文教学网页,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4.环境条件。我校是一所县直小学,在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办学规模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教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课题的选择,正是学校和教师之所需,一定会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也一定会得到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八、预期研究的成果与表现形式1.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2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3作文教学论文、设计、案例(每人至少一篇),并结集成册为优秀作文论文集、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和案例集 4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县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发表);5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实录(音像制品);6小学系列化作文教学的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