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827245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听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听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听课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听课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记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

2、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读准字音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友情。你欢乐和友情?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不会被传染的。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教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听课记录(三):授课教师:xxx科目:xx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xx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教师手中拿

3、的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角?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教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

4、角。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一样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创造条件,供给很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评: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经过在生活

5、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我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本事、操作本事、表达本事及分析、概括本事。听课记录(四):授课教师:xxx科目:xx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三个儿子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第一课时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看

6、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感知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2检查识字情景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他。4、读下头的句子,练说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句式。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可送。Ww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学习生字:(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2)指导写字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7、,读通句子。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7、抽生读、齐读8、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3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调换C、学生齐读全诗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这堂课的难点。听课记录(六):授课教师:xxx科目:xx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xx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

8、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课文浓重的一笔,所以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本事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学生先自我练读喜欢的句子。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

9、(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欢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听课记录(七):授课教师:xxx科目:xx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xx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课件)教师联机出示地图,让学生自我找出西沙群岛。(出示课件地图页)为同学们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参观的方式进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此环节教师请同学们点击西沙遨游、海洋链接,进入网络去探

10、索更神秘的西沙群岛。教师巡视点拨,个别辅导。这时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也能够结伴而学,收集感兴趣的资料第四环节:全课总结,情感升华。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的检索加深了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自然而然地倾泻出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来总结自我的收获,感情自然充沛,到达了教学的最高潮。听课评析本节课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怎样读的!(范读)3、同学们听得真认真啊!这首诗中提到了谁?它们明亮的那方指的小草,在诗中还有谁也这么渴望着明亮那方呢?你认为这一只勇敢拼搏的飞虫啊!掌声)9、请同学们小组比赛,带着自我的感受去读这一小节吧!10、除了飞虫和小草,还有许多的孩子也渴望着明亮那方,

11、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第三小节吧!(生齐读第三小节)11、小草渴望阳光,因为它要茁壮成长;飞虫勇敢扑火,因为它要追寻灯火闪烁的方向;农村的孩子们刻苦学习,因为他们渴望走出大山。那你心中的渴望又一群有追求、有梦想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四、创编诗。1、这首诗期望,怎样一回事呢?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有关的语句。1、提示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的句子。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三块钱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失去运动衫:我

12、用这件运动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买下这双鞋,能够吗?我把那件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第二次得:他站起身,从枕头下头拿出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2给文章划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3按照板书的提示,用你自我的话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资料:(记叙我买一件漂亮的运动衫,但想到了邻居老先生的一双不能再补的破鞋,决定用运动衫去换上一双新鞋送给老先生,最终老先生又送给我一件运动衫的事。)二、重点读读课文中有关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的描述,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学生能够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也能够从表达心意、体现情谊的角度说明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还可能从标价(4。5美元)与实付的钱(三块钱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价中及售货员外加一双长腰袜子上发现售货员被我退衫买鞋关心老人的行为所感动,才会以4。45美元售出鞋子还外加一双袜子。这样写,更进一步地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三、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故事的结局了吗?学生各抒己见。1、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当我得知运动衫明线,康威先生用小狗换运动衫暗线,最终结尾时两条线交织在一齐,构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2、你们说说这种表达方法有哪些好处呀?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出:出人意料的结局中不仅仅产生新奇感,并且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谊而深感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