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82140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XXX所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编 写:校 核:审 核:批 准:XXX所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北、华南快速西侧、暨南大学东南侧。拟建19层教学楼,设地下室2层。采用桩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为了解新建大楼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一段时间内的沉降情况,达到优化设计、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的目的,在大楼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大楼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工作。我所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负责编制本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二、沉降观测方案本项目沉降观测工作分为四个部分: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精密水准测

2、量和资料整理与提交。如果观测期间发现沉降异常,则要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楼体倾斜的监测。(一)基准点埋设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稳定不变。故须埋设在稳定的地方,且离开被测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便于校核,以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数目应不少于三个。基准点的具体埋设位置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根据本项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埋设三个深式永久水准点BM1、BM2及BM3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其埋设方法采用钻探成孔法(如附图一所示),用钻机钻至中风化基岩面或原状土层,孔径为110mm,把40mm的镀锌水管插入孔底,清孔、锤实,用导管浇灌1:1水泥砂浆。管头

3、露出所浇注水泥面23cm,顶部焊接预制铜标芯作为观测立尺点,然后设置保护箱盖。(二)沉降观测点埋设观测点是固定在待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 埋设位置应保证施工期间和建筑物竣工后一段时期内能顺利进行观测,并能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观测点布设在首层或负一层的承力柱或剪力墙上,应选择在既便于观测又不易受碰撞破坏的位置埋设。根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拟布设16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J1J16,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如附图三所示。观测点采用16mm的圆钢预制,一端加工成圆头打磨平滑作为观测立尺点(如附图二所示)。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观测点设在首层或负一层指定柱上高出地坪面2040cm处。基准点及观测

4、点埋置好后,应注意保护,严防碰动和破坏。(三)精密水准测量1、仪器:使用瑞士产NA2型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加GPM3光学测微器配合铟钢水准标尺进行观测。仪器标称精度为0.3mm/km,观测时精读至0.1mm,估读数取至0.01mm。仪器及标尺均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观测作业由具专业职称的工程师施测,为保证观测精度,在观测过程中遵循三固定的原则,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2、采用规范及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3、技术要

5、求及精度分析: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等变形观测(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时读数取至0.01m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若Hg24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4Hg,若24mHg60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3Hg,其中Hg为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4.8的有关规定,二等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基准点往返观测校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5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4mm,前后视距累计差3m。4、观测时的

6、注意事项:(1) 每次观测,均要对基准点进行高差检测校核,验证其点位稳定可用后,才对沉降点进行观测。(2) 应尽量避免在卷扬机、搅拌机等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设站。5、观测周期: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固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以后的建设期每增加两层观测一次,直至封顶;封顶后每个月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一年。若沉降达到稳定指标,即最后半年内所测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4mm/天,说明基础沉降已趋于稳定,即可停止观测。若沉降仍不稳定,以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预计观测总次数为23次,观测过程总历时约两年。观测中如突然发生大量沉降、各测点沉降量严重不均匀或建筑物出现较大裂缝等异常情况,应进行逐日或几

7、天一次的连续观测,并在观测记录中注明这些情况,及时向甲方和设计方汇报。具体的观测时间,以双方的约定为准,封顶后的观测可根据施工及装修进度作适当调整。6、施测方法:(1) 基准点联测:每次观测前均首先联测基准点,按照环形闭合网施测,计算闭合差,并按测站数计算各点改正数,以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2) 沉降观测:布设环形闭合网,尽量选用固定测站,逐点观测,计算环线闭合差并根据测站数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点的高程。同一观测点相邻两次观测间的高程差,即为该点本次观测的沉降量。(四)、资料整理与提交每周期观测结束后,应对观测数据和计算资料及时进行整理验算,计算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填制观测成果表,并及时提交给甲方。沉降观测竣工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1、沉降观测成果表;2、基准点及观测点平面位置示意图;3、沉降曲线图;4、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XXXX所 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附图:一、基准点埋设示意图二、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三、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