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81614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_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多启发、多引导,给学生以创新的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一、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数学的认识。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比较

2、深刻地理解知识。如小学六年级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后,为进一步细致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及不等高而等底等体的几种情况下二者的关系,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并设置如下习题:(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高(2)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局部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多少倍(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4)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好奇好胜的学生会用渴求知识而又疑惑的目光审题。教师就可抓住时机给予点拔,通过学生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

3、、沙子、大米、大豆等演示和动手操作,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以及解这种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就可以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已从感性升华到理性,并从形象思维开展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知识迁移时进行思维训练 知识迁移的实质是根本概念和根本的迁移,也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内容是一个前后有序,又不断的整体。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也往往在旧知识的根底上引出新知识,并使新知识相互沟通,从而到达促进迁移,开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作用。如:在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中,“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学生原有认

4、识结构中已具有“一个数乘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关的联系,教学时,可以从复习整数乘法引进,并指出:一个数乘整数是求这个数的整数倍,一个数乘分数实质上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倍,把“倍字略去,这样使分数乘法意义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落脚,使乘法的意义得到扩展深化,形成新概念。 三、讲算理时,不忘思维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的时机,让学生讲操作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讲概念、讲法那么,让学生讲算理、讲思路,讲发现规律的过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列出了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不可以那样列还可以怎样列通过“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