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81328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诗歌的故事_关于诗歌的故事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不过诗歌大多都给人一种很文雅的感觉。而与诗歌有关的故事很多时候却很有趣!不信?就来看看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于诗歌的故事吧! 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

2、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有关诗歌的故事2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关于诗歌的故事3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 这天,杭州灵隐寺来

3、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 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 关于诗歌的故事4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有关诗歌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