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80964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时评四篇(有思路点评)新闻背景新华社报道,记者29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因大幅提高口罩售价被立案调查的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将被处以300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监管部门开出的首张重磅罚单。经查,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进价为200元/盒的口罩(十只装),大幅提价到850元/盒对外销售,而同时期该款口罩网络售价为143元/盒。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已向该药店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拟对其作出罚款300万元的行政处罚。另据报道,近期南昌、天津也出现卖天价口罩被罚300万的案例

2、。01 卖口罩被罚300万元,一点也不冤【点评:标题有事件有观点,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因大幅提高口罩售价,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将被北京市场监管局处以300万元行政处罚。这是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监管部门开出的首张重磅罚单。此前,这家药店将每盒十只装、进价为200元的口罩,大幅提价到每盒850元对外销售,而同时期该款口罩的网络售价仅为每盒143元。【点评:引出新闻事由】肺炎疫情爆发后,口罩成为紧俏商品,个别不良商家囤积居奇,借机抬价,既给老百姓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也加剧了市场供应矛盾。仅就北京来说,自1月23日以来,已累计对31件价格违法案件立案调查。近日,天津市市

3、场监管委也向一家销售高价口罩的药店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拟给予300万元的行政处罚。【点评:指出“口罩”在当前的紧要地位,交代事件的相关背景和其它案例】300万元的顶格处罚很重,却一点不冤。当前,肺炎疫情依旧严峻,口罩是普通人隔离病毒、自我保护不可或缺的“铠甲”,商家更应彰显社会责任,想方设法保障供给。部分黑心商家却反其道而行,以十倍甚至是数十倍的价格出售口罩。如此大发国难财,破坏的不仅是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也让民众感到心塞和愤怒。从各地消费者发布的口罩涨价视频中不难看出,这类商家已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面对昧良心、唯利是图的商家,监管部门就是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容趁火打劫、大发疫

4、情财的行为发生。【点评:照应标题,从黑心商贩不法行为的危害性角度,阐述理由】300万元的罚单,是给民众的一份交代,也是给其他商家敲响的一声警钟。早在1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就发出“市场价格行为提醒书”,要求严肃查处借疫情防疫之机操纵市场价格、价格垄断、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在各地监管部门一次次提醒之下,仍有不法商家铤而走险、坐地起价,其中除了利润驱使,还有侥幸心理作怪。商家若是挣昧心钱,就要罚到他心疼,面对300万元罚单,其他商家定会三思而行。【点评:从商家屡教不改、置若罔闻的角度,继续阐述理由】令人欣慰的是,同样是口罩,与不良商家发国难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好

5、心人的温暖捐赠。湖南常德一位农民,将抵工钱的1.8万只医用口罩全部捐了出来,分文不取,不求表扬;南昌一名餐厅老板,将上万只口罩发放行人;还有年轻人冒雨悄悄给派出所送去口罩【点评:正反对比论证,列举正能量的“温暖捐赠”行为】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不论是商家还是普通民众,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尽快“刹住”疫情蔓延的脚步。【点评:收束全文,提出吁求,用语精简】02发“国难财”就该付出代价【点评:标题即观点,立场鲜明】因大幅提高口罩售价,某药店被处以 300 万元的行政处罚。这也是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监管部门开出的首张重磅罚单。【点评:概述新闻事件】口罩作为个人防疫的“盔甲”,可以说是当下最重要的防控物

6、资之一。一些经营者利用其市场紧俏局面大肆抬价,不仅道义上站不住脚,也是在人为制造社会紧张,为防疫添堵。【点评:简要分析经营者大肆抬价的危害】客观说,由于疫情扩散和防治需要,口罩等防控物资在短时期内出现供需矛盾,从而引发价格波动,这是可以预料的市场反应。而合理的价格上浮,民众也未尝不能理解和接受。【点评:理性辩证分析,指出正常“价格上浮”的合理性】但进价200元卖价850元,如此三四倍的“溢价”,显然有点过度了这比“市梦率”还高。这不是孤例:近日在辽宁大连,还有高价卖口罩的男子面对执法人员,当众扬言要“发国难财”。对此,监管部门就应该及时出手,给民众和经营者释放明确的管理预期。【点评:笔锋一转,

7、再到天价口罩事件,引出相关违法案例】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疫工作部署中,“严厉打击防控物资囤积居奇等行为”都是重要一环。以口罩为例,价格畸高,不仅仅是一般语境下伤害消费者权益这么简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防疫效果。因为价格高到离谱,必然影响到普通居民的口罩佩戴率,从而最终伤及整体的防疫效率。【点评:紧接着继续分析天价口罩的社会危害和负面影响】当然,及时对不合理的“天价”现象作出干预的同时,像口罩之类的防控物资,更要从源头强化“保供”。【点评:过渡段,承上(对“天价”作出干预)启下(从源头强化“保供”)】日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地方调研时就透露,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这之于当下的全

8、民防疫需求而言,缺口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随着春节返程潮即将开启,更多人不得不走出家门,未来一段时间口罩的需求在目前基础上,相信还会有所扩大。加速缓解口罩的供应紧张局面,已成为有效防疫不可缺少的配套支持之一。【点评:指出“保供”任务的艰巨性和必要性】疫情出现后,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到部分口罩生产企业,都加大了“补货”、生产力度。但是,由于适逢春节假期,又遭遇疫情影响,口罩的产能提升,受到诸多现实掣肘。【点评: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保供”的现状】像口罩生产厂家在材料、人工、流通等环节都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背景下,政府部门在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的同时,也有必要借助合理的市场价格调节机

9、制和给予补贴、开通绿色通道等形式,来帮助企业消化压力,激励他们最大限度提升产能,鼓励经营者“补货”。【点评:政府部门在“保供”方面应有的作为】而纵观各地对于相关物资价格的监管案例,一些店家的口罩价格只有很小的上调,也面临处罚,这是否属于合理的价格波动,还需要审慎看待。在这方面,不妨赋予恰当的市场自我调节空间。【点评:提醒监管部门,应审慎甄别店家涨价是否合理】总之,一方面要及时查处那些“发国难财”的“天价”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市场规律,通过恰当方式提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当口罩等防控物资的供应不再紧张,从个人到医疗机构的防疫都能更有“底气”,“天价”现象也有望被釜底抽薪。【点评:总结全文,强化观点

10、】口罩,岂能成为不法商人的“摇钱树”?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口罩成了人们炙手可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一时间,宁夏银川的大小药店里,挤满了摩肩接踵购买口罩的市民。人们对口罩的渴求,源于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高度负责态度。但笔者发现,原本普普通通的口罩却成为少数不法商人坐地起价的“摇钱树”。口罩,有防尘、防霾、防冻、防病毒等多个品种和规格,功能不同、成本不同,价格也不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要求,公众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FFP2等口罩。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区分清楚口罩各自的功能及特点。这也给少数不法商人提供了鱼目混珠、哄骗顾客的可

11、乘之机:明明是普通的一次性防尘口罩,被忽悠成了百毒不侵的防护口罩;包装说明书上写得很明白的防霾口罩,在他们嘴里也成为了“刀枪不入”的多功能防护品;居然还有将普通口罩也说得天花乱坠,误导消费者丑态百出、忽悠顾客乱象的背后,是一个大大的“利”字作怪。只不过,此时此刻的“利”字,沾满了见利忘义的血腥!再说起少数卖口罩者的种种诡异行为,更是丝毫见不得一点光亮了。张家店的外科医用口罩价格是每包15元,出了店门,没走几步到了李家店,同品牌同规格甚至同批号的口罩堂而皇之地涨到了每包21.6元;有的药店,看着口罩货架上空空如也,却总有“好心”的店员主动凑上来搭讪并提出帮顾客调货。自然,这调货的背后,“货”肯定

12、比原先口罩的价格要翻上几个筋头。尤其到了刷卡付费环节,无论你是用支付宝、还是微信,店员断然不会提供药店自己的账号或二维码,仅提供给顾客店员“个人”的帐号或二维码,以玩弄“关键时刻丢卒保車”的伎俩。非常时期,顾客也只好忍气吞声,将“打掉的门牙往肚子里一咽了之。面对“口罩”乱象,12315等市场监管监督电话打了多次,连个接听的也没有。多方打听,才从一些药品经营者口中得知:口罩价格居然算是自主经营、自主定价的“范畴”。疫情如此,大“敌”当前。非法店家各打各的小算盘。如此的“横财”不知发财者是否心安理得?一位花了高价,且只买了一只防霾口罩的老年顾客,刚一出药店门,就跳着脚地骂:“如此断子绝孙的钱,你们

13、也敢昧着良心赚?”骂总归还是个骂。既能用口罩坐地起利,自然也能脸不红、心不抖地数点着沾染了病毒的昧心“财”了。关键时刻,我们的监管人员呢?“假口罩”还在卖?绝不允许发灾难财赚黑心钱!疫情当前,口罩作为普通百姓防疫的必需品,成了市场一时紧俏之物。这种应对灾难的必备品,在一些人眼中却是可以钻空子去抓的“商机”。有网友1月26日举报,浙江义乌一口罩作坊工人不戴口罩、不戴正规手套、非无菌车间,生产着大量假冒KN95口罩。1月23日,浙江金华查获2.5万只“问题口罩”,这些口罩大多待运往义乌、武汉等地。之前更有媒体报道一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选择便宜的滤材及金属贴片,导致口罩达不到所标识的防护要求。 很难想象,这些从原料到生产、检验缺乏起码标准和监督的口罩,能达到怎样的防疫效果。我们也不忍想象,当劣质口罩被普通百姓在疫区使用时,他们会因此陷入怎样的危险。我们更无法想象,如果这些劣质口罩流入基层一线医护人员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每一个医护人员面临的都是成百上千的患者,任何一次潜在的双向传染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疫情风险。 可以肯定的是,劣质防护用品起不到真正的防护作用,生产兜售这样的口罩等于害人!当前全国人民处于紧急动员战“疫”之中,不能再让利欲熏心制售假口罩者招摇过市。对此,相关监管措施必须加强,对查实的不良生产企业及商家应及时予以严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